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大使

大使

官名。①代表帝王的特派使臣。《礼记·月令》孟秋之月:“毋以割地,行大使,出大币”。《魏书·世宗纪》正始二年六月甲子,“诏尚书李崇、太府卿于忠、散骑常侍游肇、谏议大夫邓羡,崇、忠使持节并兼侍中,羡兼黄门,俱为大使,纠断外州畿内,其守、令之徒咎失彰露者,即便施决,州镇重职,听为表闻。”②执行特殊任务的正使。《魏书·韦阆传附韦朏传》:“为荆郢和籴大使。”《北齐书·张琼传》:“天平中,高祖袭克夏州,以为慰劳大使,仍留镇之。”隋朝有安抚大使,唐朝曾置黜陟大使。宋朝有安抚大使,制置大使等,以官阶特高者充任。③唐朝节度使之一种。亲王领节度使,称节度大使,皆留京师; 由副大使知节度事,曰正节度。④ 管理具体事务之官。元朝仓库、工局及礼部所属仪凤司、教坊司、会同馆、宣政院、太禧宗禋院、两都规运提点所、御药院、窑场等均置,如仓大使、场大使、税大使等。明朝为低级官吏,宦官八局,内设诸库大使品秩较高,为正五品、正七品。清朝户部所属银库、缎匹库、颜料库员外郎之下设,三年任差,掌核文移; 户部宝泉局、工部宝源局置,掌守库藏; 铸印局置,掌铸印事; 地方行政机构亦置,有仓大使、场大使、税课大使等名目,皆八品以下,乃至不入流。


官名,汉时夫余国置,掌出使,唯君命所使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乌丸鲜卑东夷传》:“夫余在长城之北……国有君主,皆以六畜名官,有马加、牛加、猪加、狗加、大使、大使者、使者。”近代外交官名,掌驻某国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分番屯戍军

    金代镇防军之一。由诸军中选取,轮流戍守西北。

  • 交河公

    官名。麹氏高昌国置。位在令尹之下,与田地公皆由王子出任。除大事由王决定外,小事则由世子与田地公及本官随状断决。

  • 太宰令丞

    官名。汉代太常的属官有太宰令及丞。令,东汉时秩六百石。掌管宰工鼎俎馔食之物,祭祀时陈馔具。据《汉官》所载,有“员吏四十二人,宰二百四十二人,屠者七十三人,卫士一十五人”。

  • 右林将

    汉代别将之一。《汉书·功臣表》记宋子惠侯许瘛“以汉三年(公元前204年)用赵右林将初击定诸侯。”颜师古注:“林将,将士林, 犹言羽林之将也。”

  • 银作局

    官署名。明朝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。置掌印太监一人,管理、佥书、写字、监工无定员。掌打造金银器饰。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。掌打造金银器饰。主官有掌印太监一人,下设管理、佥书、写字、监工无固定员额。

  • 大左辅

    官名。北周宣帝大成元年(579)正月置,为四辅官之一,是主要执政大臣。以相州总管、蜀国公尉迟迥任此。官名。北周设置,员额一人,备顾问参议,为四辅之一。《周书·宣帝纪》:“大象元年(公元579年)春正月

  • 典瑞院使

    官名。元置,为典瑞院的长官,秩正二品,员额四人。

  • 中藏府丞

    官名。东汉名义上属少府,为中藏府令副贰,员一人,秩三百石,助令掌宫中币帛金银诸货物。官名,汉置,为中藏府副长官。佐令掌宫中币帛金银诸货物。参看《中藏府令》条。

  • 东殿六部尚书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置东殿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六部尚书,属东王府。每部十二人,以数字编衔,自吏部一尚书至工部十二尚书,共七十二人,其官阶职同检点。参见“六部尚书”。

  • 中书门下省

    官署名。宋初置,为宰相治事之所,题榜只称中书,印文行敕称中书门下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门下、中书、尚书三省分立,遂罢。南宋初,复并中书省、门下省为中书门下省。官署名。南宋建炎三年(公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