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大农

大农

官名。①相传尧舜时置。主管农事。《史记·三代世表》: “文王之先为后稷”,“尧知其贤才,立以为大农。”② “大农令”、“大司农”的省称。③东汉末魏王国列卿之一。曹丕称帝后,改名大司农。诸王国仍置,七品,与郎中令、中尉合称三卿。两晋因之,六品。公国亦置。南朝王国皆置,公国不常置。宋六品,梁、陈品秩不等,随国主地位高低而定。北魏、北齐王、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国皆置,其品秩亦随国主地位而定。隋、唐唯王国置,员一人或二人,与国令协理王国事务,从八品下。北宋初存其名而罕除授,后省。


1、古农官,掌管农田事务。《史记·三代世表》:“尧知其贤才,立以为大农。”

2、汉景帝改治粟内史为大农。《史记·孝景本纪》:“更命治粟内史为大农。”

3、大农令、大农丞、大司农的省称。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大农置工巧奴与从事,为作田器。”又《史记·平准书》:“于是大农陈藏钱经耗,赋税既竭,犹不足以奉战士。”

4、东汉末曹丕称帝后,诸王国皆置大农。两晋沿置,六品。北魏、北齐王、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国皆置,掌督奴婢进行农业生产。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。隋、唐只王国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才堪将略科

    科举制科之一。隋代设置, 属于武类科目。大业三年(公元607年)诏举。参见“制科”。

  • 芽茶科

    官署名。清朝礼部主客清吏司所属机构,分办本司事务。

  • 织染杂造人匠都总管府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。秩正三品,成宗元贞二年(1296),由管领织染缎匹匠人总管府升立,隶徽政院。文宗天历元年(1328),改隶储庆使司。三年,隶宫相都总管府。置达鲁花赤、总管、同知各一员,副总管二员。辖织

  • 京兆地方

    政区名。北洋政府于民国三年(公元1914年)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,都城称京师,辖大兴、宛平、通县、良乡、固安、永清、安次(东安)、香河、三河、霸县、涿县、蓟县、昌平、武清、宝坻、顺义、密云、怀柔、房山、

  • 余地

    官名。匈奴置,是匈奴语的音译。职掌不详。

  • 骁骑营

    清代八旗都统直属的军队。天聪八年(公元1634年)规定,行营马兵随固山额真(都统) 打仗, 称为阿礼哈超哈,其营称为阿礼哈超哈营,此即最早的骁骑营。顺治时定制:以骁骑营为八旗都统的直辖军队,其兵丁称为

  • 上批

    参见“御笔”。

  • 太子内舍人

    官名。隋代为避文帝父杨忠之讳,改太子中舍人为太子内舍人,属门下坊,地位在左庶子之下。参见“太子中舍人”。

  • 试换

    宋朝选任官员考试之一。又称锁厅换试。北宋时,凡武臣愿换文资者,有三员侍从官推荐,即可应试,试法同铨试。南宋高宗绍兴(1131—1162)中,敦武郎以下有两名官员担保,即许应试,试以经义、诗赋。太学生老

  • ①官名。殷朝始置,掌管家务和家奴。西周、春秋沿置,为王室总管·掌王家内外事务,传达君王王后之命。后为官吏通称,百家之长称太宰或冢宰,卿大夫家臣之长称家宰,卿大夫采邑总管称邑宰,都邑长官如中都宰,以及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