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太府卿

太府卿

官名。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(508)置,为十二卿之一,十三班,掌管金帛库藏出纳、关市税收,以供国家、宫廷用度。辖左右藏、上库、太仓、南北市诸令丞及各地关津。别置少府卿掌器物营造、冶铸织染等事。陈因之,三品、中二千石。北朝位列九卿,兼南朝太府、少府二卿之职,北魏孝文帝太和(477—499) 中改少府置,亦省称“太府”,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定为三品。北齐置为太府寺长官,三品。隋、唐以来,掌库藏出纳、贸易商税事务,仰承尚书省户部政令。隋初正三品,炀帝改从三品,唐因之。唐高宗、武则天时曾随本寺改名外府正卿、司府卿,旋各复旧。唐或特派大臣为太府“出纳使”,行其职权,本官渐同虚设。北宋初为三品寄禄官,表示品级俸禄,不预本寺公事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始成为职事官,从四品。南宋高宗建炎三年(1129)罢,绍兴四年(1134)复置。


官名。南北朝时梁和北魏等置太府卿。梁朝太府卿掌金帛府帑,统左右藏令、上库丞,掌太仓、南北市令和关津等。见《隋书·百官上·太府卿》。陈沿其制。北魏太和中改少府为太府卿,兼有少卿,掌财物库藏。北齐置太府寺,其官有卿、少卿。隋唐宋因之;辽金元改寺为监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夏台

    官署名。夏代的监狱名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:“(夏桀)乃召汤而囚之夏台,……已而释之……桀谓人曰:吾悔不遂杀汤子夏台。”监狱名。亦称钧台,本是一种可供游观的“台”,夏代末年为软禁商族首领汤的处所,属于特种

  • 内城巡警总厅巡查所

    清末京师内城巡警总厅内部机构。掌稽查各分厅岗位线路,救护火灾,弹压暴动,保护中外大员等事。设巡官四人,巡长八人,巡警二十人。所属各分厅亦设巡查所,职掌略同。

  • 都水清吏司郎中

    官名。简称都水司郎中。明清工部都水清吏司之主官。掌司事。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设,一人,后增设四人,南京工部都水清吏司亦设一人,皆正五品。清顺治元年(1644)沿设,汉郎中一人。满洲司属初不分曹,

  • 帐下统军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统领主将身边的亲信部队。《周书·杨忠传》:“尔朱度律召(忠)为帐下统军。”

  • 府后督盗贼

    官名,即门下督盗贼,汉置,为郡佐吏,掌兵卫,长官出,则带剑导从,居则巡察禁防盗贼。也简称督盗、督盗贼、门下督。后世多沿置。见汉《巴郡太守张纳碑》,参看“门下督盗贼”条。

  • 驸马

    “驸马都尉”的简称。魏、晋以后,尚公主者常加驸马都尉,后世因作为皇帝女婿的俗称。又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引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职员令,有驸马,三品,别有驸马都尉,从四品上。1、官名,即驸马都尉的

  • 马步都虞候

    官名。五代设置,为马步院的主官,见“马步院”。

  • 爵禄

    爵位和俸禄。《孟子· 万章下》: “周室班爵禄也,如之何?”《庄子·秋水》: “爵禄不足以为勤。”《礼记·祭统》: “古者明君爵有德而禄有功,必赐爵禄于太庙”。《周礼·夏官·司士》: “稽士伍而进退其

  • 尚舍局

    官署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 改门下省殿内局置,隶殿内省,置奉御二员、直长八员。唐朝殿中省置,有奉御二员、直长六员,掌殿庭祭祀张设、汤沐、灯烛、汛扫,皇帝行幸,则设三部帐幕;其外,则蔽以排城; 大

  • 放选

    官场用语。宋朝铨选制的一项规定。吏部每季一次,注授选人差遣窠缺。选人每任期满,依法应守选,若朝廷缺官,随时命赴吏部集注差遣,称放选。遇恩赦,幕职州县官及未出官选人,例准放行注授差遣,亦称放选。宋代铨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