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奏抄

奏抄

唐朝门下省上行公文之一,用于支度国用、授六品以下官、断流以下罪及除免官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管闸主事

    官名。据《明会典》记载,明代有济宁管闸主事、沽头管闸主事、南旺管闸主事,掌黄河水闸的启闭。

  • 令公

    ① 尚书令的尊称。《宋书·孔琳之传》: 尚书令省事倪宗云: “中丞何得行凶,敢录令公人。” ②中书令的尊称。《魏书·高允传》: 允为中书令,“高宗重允,常不名之,恒呼为‘令公’。”隋唐以来,遂为习称。

  • 郊社斋郎

    见“斋郎”。

  • 法衣丹尼哈番

    即“法依旦尼哈番”。

  • 职方司员外郎

    官名。即“职方清吏司员外郎”。

  • 衙内都指挥使

    见“衙内指挥使”。

  • 同知节度使

    官名。金代诸节镇设此官,品位在节度使下,副节度使上,正五品,掌通判节度使事,兼州事者仍带同知管内观察使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三·诸节镇》。

  • 提举太医局

    官名。北宋神宗熙宁九年(1076)置为太医局长官,选知医事者充任。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罢,改置太医局令。

  • 国司徒

    官名。春秋时齐国置。掌民政教化。《管子·五行》: “出国司徒令,命顺民之功力以养五谷。”

  • 武信佐骑尉

    散阶称号。清朝武职从七品之封赠。初,武职中属绿营者从七品无封赠,属八旗者从七品从文职封文林郎,后改奋武郎。乾隆三十二年(1767),统一定为奋武佐郎。五十一年,改此称,遂为定制。官名。清朝武职从七品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