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①春秋战国时诸侯嫁女随嫁或陪嫁之人。《仪礼·士昏礼》:“媵御馂。”郑玄注:“古者嫁女必侄娣从,谓之媵。侄,兄之子; 娣,女弟也。”《公羊传·庄公十九年》“媵者何? 诸侯娶一国,则二国往媵之,以侄娣从。”②唐朝亲王、郡王、嗣王及五品以上官之妾。十至三人不等。品位高者视正六品,低者视从八品。


1、从嫁的奴仆。古代诸侯嫁女,姪娣从者称媵。《仪礼·士昏礼》:“媵布席于奥……虽无娣,媵先。”注:“古者嫁女,必姪娣从,谓之媵。姪,兄之子;娣,女弟也。娣尊,姪卑。”姪娣从嫁为媵,此为一说。媵也有非姪娣者,百里傒为媵,则其例之一。媵,即从嫁奴仆,有男有女。此俗不仅延续至汉朝,民国时也有,谓之“跟屋的”。参看“媵臣”条。

2、王的妾。唐朝亲王、郡王、嗣王及五品以上的官,可娶妾三至十人,品位高的视正六品,低的视从八品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句芒

    官名。即木正,见该条。

  • 元佐

    僚佐之首。《宋书·张畅传》: “畅为元佐”。畅时为司空长史。僚佐之首。《宋书·张畅传》:“义宣发哀之日,即便举兵,畅为元佐。”

  • 弼疑

    天子四辅官的简称。《汉书·杜邺传》:“分职于陕,并为弼疑。”注:“弼疑,谓左辅、右弼、前疑、后承。”

  • 官名。①战国时县级行政机构长官。自秦汉后历代相沿,元改县尹,明、清改称知县。②汉朝中央政府所属机构长官及诸侯王国官员如尚书令、中书令及九卿所属各官署令、长亦多称令。隋、唐五代中央部分高级官署如尚书省、

  • 都事司

    官署名。清末法部八司之一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掌翻清译汉,誊缮专折,值日递折递牌,典守掌印,誊缮汇奏与核议各省折件等事项。置郎中三人,员外郎、主事各四人。官署名。清末置,属法部。掌翻清译文,誊

  • 宗正上士、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北周置,属宗师中大夫,见该条。

  • 镇南将军

    官名。东汉献帝和平(190—193)中,任刘表为此职、荆州牧。三国魏时,与镇东、镇西、镇北将军合称四镇,多为持节都督,出镇方面。魏、晋及南北朝前期权势很重,后渐轻。三国魏定为二品;晋、南朝宋改为三品,

  • 典金衙

   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,主铸印与制金银器饰。

  • 刀剑备身统军

    参见“刀剑备身五职”。

  • 估马司

    官署名。北宋真宗咸平元年 (998)置,后隶群牧司,掌诸州所市马匹,估值验记,分给诸马监牧养。设勾当官一人,以诸司使、诸司副使充任。仁宗嘉祐三年 (1058) 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