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官告使

官告使

使职名。唐朝所置专送封官告身之使者,僖宗中和四年(884) 征东川节度使杨师立为右仆射,遣使奉右仆射告身调其入京,杨师立不接受而杀官告使。五代后梁沿置,太祖开平二年(908) 以膳部郎中赵光裔、右补阙李殷衡充,清海、静海节度使刘隐留二人为用; 乾化元年(911) 以大理卿王鄯为安南送旌节官告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侯国行人

    官名,掌斋祠宾赞礼仪等,西汉置,东汉省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

  • 左食官

    官署名。又称“左官”。战国周王宫廷内掌供应饮食的机构。《洛阳故城古墓考》第二三二·a鼎刻铭有“宫左私(食)官”之名。

  • 奉国将军

    ①爵名。明朝为宗室封爵之第七等。位辅国将军之下。清朝为宗室封爵之第十三等。位辅国将军下、奉恩将军上。并有一、二、三等之别,秩视武职正三品。②散阶称号。明朝为武职从二品之加授。爵名。明朝郡王次曾孙授奉国

  • 典东龙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东王府属官。据《贼情汇纂》卷三记载,东王杨秀清出行,“前后有龙灯各一条,故独有典东龙名目。”员额三百人,官阶为职同将军。

  • 贤良方正

    贤良、方正联称。分见各条。贤良方正也称贤良文学,简称贤良,为汉代举荐人才的科目之一,此科重在文学知识。《汉书·宣帝纪》:“有能箴朕过失,及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以匡朕之不逮,毋讳有司。”“唯恐羞先帝圣德

  • 仪卫正

    官名。明朝王府仪卫司长官。详见“仪卫司”。

  • 都官司

    官署名。隋始置,为兵部四司之一。司的长官隋初称为侍郎,以员外郎为佐官。炀帝时改为郎与承务郎。唐沿置,以郎中、员外郎为正副主官。都官郎中一人,从五品上; 员外郎一人,从六品上。掌俘隶簿录,给衣粮医药,而

  • 孝悌力田闻于乡闾科

    科举制科之一。唐代设置,属于贤良忠直类科目。贞元四年(公元788年)诏举,张浩及第。

  • 徇北将军

    杂号将军名,西汉武帝时东越置,掌征伐。《史记·东越列传》:“东越素发兵距险,使徇北将军守武林,败楼船军数校尉……楼船将军率钱唐辕终古斩徇北将军。”

  • 司膳员外郎

    官名。即膳部员外郎,唐高宗龙朔二年 (662) 改,咸亨元年 (670) 复,玄宗天宝十一载 (752) 改,肃宗至德二载 (757) 复名膳部员外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