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桩库
官署名。北宋太祖讨平诸国,尽收其府藏运至京师,贮之别府,称封桩库。每年财政盈余,皆入此库,以备非常之用。后改左藏库,又改内藏库。南宋,左藏分置封桩上库、封桩下库,掌封桩钱物。
官库名。宋太祖平五代诸国,将所得帑藏金帛,特建封桩库以储之,其后三司岁终财政结余亦存入此库。太祖尝谕近臣,待存满三五百万,即用以向契丹赎回燕云十六州,如契丹不允,则为用兵之费。太平兴国三年(公元978年)改封桩库为景福内库,并属内藏库。
官署名。北宋太祖讨平诸国,尽收其府藏运至京师,贮之别府,称封桩库。每年财政盈余,皆入此库,以备非常之用。后改左藏库,又改内藏库。南宋,左藏分置封桩上库、封桩下库,掌封桩钱物。
官库名。宋太祖平五代诸国,将所得帑藏金帛,特建封桩库以储之,其后三司岁终财政结余亦存入此库。太祖尝谕近臣,待存满三五百万,即用以向契丹赎回燕云十六州,如契丹不允,则为用兵之费。太平兴国三年(公元978年)改封桩库为景福内库,并属内藏库。
官名。简称贵州司郎中。① 明清户部贵州清吏司之主官。掌司事。明永乐十八年(1420)设一人,宣德(1426—1435)中增设二人,南京户部贵州清吏司亦设一人,皆正五品。清顺治元年(1644)沿设,汉郎
官制用语。①指出任做官。旧以当官为委身事君,故以出身代指做官。《三国志·杜畿传》注引荀绰《兖州记》:“(杜柯)时幼小,不能让。及长悔恨,遂幅巾而居,后虽出身,未尝释。”《魏书·房亮传》:“时边州刺史例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置,详见“小宫伯下大夫”。
官名。西晋置,为领兵武职,属东羌校尉。见《晋书·李流载记》。
官名。见“右中郎将”。
武官名。明初五军营、三千营各置掌号头官二人,地位在提督内臣、武臣之下。
官署名。战国燕置。主管陶器制作。战国燕国陶文有此官。
官名。即廪牺丞。
见“大兵农司”。
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,掌制造脂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