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师氏下大夫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 置,北周沿置。地官府师氏司次官,佐师氏中大夫用前代美善之事晓谕帝王,使其行善道,并教育太子以下的王公子弟。周武帝建德二年 (573) 省六府诸司中大夫,遂为师氏司长官,称师氏下大夫。宣帝即位,复置中大夫后,仍为次官。正四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 (581)罢。
官名。北周地官府所属,为师氏中大夫的副职,正四命。任此职者见《周书·元伟传》:“六官建,拜师氏下大夫。世宗初,拜师氏中大夫”。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 置,北周沿置。地官府师氏司次官,佐师氏中大夫用前代美善之事晓谕帝王,使其行善道,并教育太子以下的王公子弟。周武帝建德二年 (573) 省六府诸司中大夫,遂为师氏司长官,称师氏下大夫。宣帝即位,复置中大夫后,仍为次官。正四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 (581)罢。
官名。北周地官府所属,为师氏中大夫的副职,正四命。任此职者见《周书·元伟传》:“六官建,拜师氏下大夫。世宗初,拜师氏中大夫”。
官署名。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(1366)八月置。参见“行中书省”。
封爵名,东汉建武二年封周后代姬常为周承休公,十三年改封姬常为卫公,以为汉宾,位在三公上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五》、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。
官库名。唐置,见“丰德库使”。
官名。西周设置,《大克鼎》有“易汝史、小臣、霝龠、鼓钟”之语。郭沫若说:“霝龠、鼓钟亦与史、小臣为对,均是官名。霝龠殆《周官》之籥师。”《周礼》中的籥师属于春官,掌教国子舞羽吹籥。
官名。金朝置,属宫师府。掌赞礼仪。秩从七品。
官署名。明永乐五年(1407)置,北京苑马寺六监二十四苑之一。属通州监。设圉长一人,从九品,下分各群,设群长,掌牧养马匹,以备军需。永乐十八年并入太仆寺。参见“通州监”。
官署名。元世祖至元二十年(1083)置,隶储政院,秩正三品,有家令、家丞各二员,典簿二员,照磨一员,掌东宫饮膳供帐仓库; 三十一年改名内宰司,隶徽政院。成宗大德十一年(1307)复立,秩升从二品,武宗
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天朝典官,掌急救受伤官兵。员额一人,官阶为职同将军。
官署名。西晋武帝置,为尚书三十四曹之一,设郎主其事。南朝宋,隶都官尚书。南朝沿置。北齐尚书省度支尚书置,掌戎仗器用所须事,以郎中一人领之。隋初隶兵部尚书,置侍郎一人。文帝开皇六年,置员外郎一人,司其籍
宋朝南郊什物库、太庙什物库、军器什物库、宣德楼什物库等库的简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