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亦作“敦长”。战国时置。《商君书·境内》:“能五人一屯长。”后地位稍高,然仍属低级军吏。《汉书·陈胜传》:“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,胜、广皆为屯长。”颜师古注: “人所聚曰屯,为其长帅也。”东汉将军
满语官名。汉名为给使什长。清初,满洲八旗每旗内设他库尔使(给使应役之人)十名,内设壮尼大一员。正六品。掌管一旗承差人役事宜。例由他库尔使补授。此外,蒙古、汉军旗中亦设。
见“敕书”。
官署名。南朝梁、陈置,属少府卿、设令、丞。详见“平水令”。
官署名。宋神宗元丰八年(1085),改中书外省置。参见“中书门下后省”。
官署名合称。明初中书省、大都督府及御史台三衙门的合称。
见“指挥使”。武官名。见“指挥”。
官名。魏晋南北朝至隋初为尚书省度支曹长官。魏、晋、宋三品,梁十三班,陈三品、中二千石,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 定为二品中,二十三年改三品,北齐三品,隋正三品。隋文帝开皇三年(583) 改名民部
参见“太子三校”。
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,主制造***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