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属国节度使

属国节度使

官名。辽属国之小者置节度使以为主官,称某国某部节度使;其副职为副使,称某国某部节度副使,均属北面属国官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十节度

    官名合称,即“十个节度使”的简称。唐玄宗时,在边防重地设立了十个节度使:西安、北庭、河西、朔方、河东、范阳、平卢、陇右、剑南九节度使,再加上岭南五府经略,合称十节度。节度使权力很大,掌总军旅,专诛杀,

  • 东宫官

    辅翼、训谕、侍从皇太子及担任太子宫内名项职务的官员的统称。

  • 县侯

    爵名。①汉朝置,即食邑为县之列侯。汉制列侯大者食县,小者食乡亭。三国魏置为第七等爵,位男下、乡侯上。晋朝定位在开国县男下,三品。南朝宋因之。北齐设散县侯,位低于开国县侯,高于开国县伯,三品。②南北朝、

  • 黍仓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北周地官府司仓中大夫所属有黍仓中士,正二命;黍仓下士,正一命。掌黍的收藏。《周礼》无此官。

  • 判仓部司

    官名。北宋前期置,见“仓部司”。

  • 太医正

    官名。隋炀帝始置,员十人。唐沿置八员,从九品下,为太医署属官,掌疗疾、番直莅坊。宋初不置,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复置,隶太医局。南宋亡遂废。

  • 太子先马

    官名,亦作太子洗马。西汉属太子太傅、少傅。员十六人,秩比六百石,太子出行时以为前导。东汉属太子少傅,选郎中补之。官名,也写作前马,春秋时吴置。《国语·越语上·勾践灭吴》:“然后卑事夫差,宦士三百人于吴

  • 村正

    职役名。唐制,在农村除里正外,每村另设村正一人,满一百户的大村可设两名村正;村民不满十户的,就隶入大村,不另设村正。村正由里中居民推荐,里长选用,协助里正管理治安工作。

  • 湖广道

    官署名。明清都察院所属诸道之一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置。设监察御史八人。南京都察院亦置,设监察御史二人。在本道之外协管右军都督府,五城兵马司,在京留守右等八卫、荆、襄、楚三府长史司,宣州等五卫等处

  • 太子四友

    官名合称。三国吴大帝黄龙元年 (229)置,即左辅都尉、右弼都尉、辅正都尉、翼正都尉,职掌辅弼太子。王莽为太子置四友,俸如大夫:“故尚书令唐林为胥附,博士李充为奔走,谏大夫赵襄为先后,中郎将廉丹为御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