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崇文院孔目官

崇文院孔目官

官名。掌收贮图书•勾稽簿籍等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右校

    官署名合称,即左校和右校的简称,秦置,汉沿置。左校掌左工徒,右校掌右工徒,其长官称令,掌工程建筑,战时也参战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四·将作大匠》。《汉书·陈胜项籍传》:“秦左右校复攻陈,下之。吕将军走,徼

  • 邮传部左参议

    官名。清末邮传部之职官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)设。左、右各一人,正四品,简任。掌领本部参议厅事宜。

  • 辟举县令法

    金代考课县令的法规。考以六事:一为田野辟, 二为户口增,三为赋役平,四为盗贼息,五为军民和,六为词讼简。六事俱备为上等,升职一等;兼四事者为中等,减二资历;其次为下等,减一资历;否则为不称职,罢而降之

  • 三等黜陟法

    北魏考课官吏的等第规定。孝文帝太和十八年(公元494年)制定,据《魏书·文帝纪》的记载,其内容为:“三载一考, 考即黜陟。……各令当曹考其优劣,为三等。……上上者迁之, 下下者黜之, 中中者守其本任。

  • 敷文阁待制

    官名。南宋高宗绍兴十年(1140)置,为从四品贴职。参见“贴职”。官名,宋高宗绍兴十年(1140年)置,位次于学士、直学士,掌更直备顾问。见《宋史·职官二》,参看“敷文阁学士”条。

  • 转补

   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。官缺补授方法之一。指凡依转班之缺分而授官之例。参见“转班”。北洋政府军官、军佐任用方式之一。凡上校以下各级军官,具有宪兵学识的,得改任相等的宪兵军佐,称为转补。

  • 州都尉

    武官名。魏晋时代,州亦偶有分部设置都尉的,《通典·职官十八》“魏官品”条和《通典·职官十九》“晋官品”条均谓州郡国都尉、司马,第八品。当是州亦有都尉之设。《晋书·石勒载记》记石勒“进攻赵郡,害冀州西部

  • 典北彩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属北王府,员额八十人,官阶为职同总制。参见“典彩”。

  • 教养局

    清末外城工巡局所属机构。见“外城工巡局”。

  • 大啬夫

    官名。即县啬夫。县令别称。战国秦置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司空律》: “所弗问而久系之,大啬夫、丞及官啬夫有罪。”参见“啬夫”。官名。秦置,为县的行政长官,即“县啬夫”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