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州部

州部

官名。又称“州部之吏”。战国始见。地方州长的部属小吏。《韩非子·显学》: “故明主之吏,宰相必起于州部。”《五蠹》: “州部之吏,操官兵,推公法而求索奸人。”陈奇猷注: “州部之吏为地方小官”,“即州长之下属官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仪鸾局大使

    官名。元置,为仪鸾局的主官,见“仪鸾局”。

  • 判礼部

    官名。宋初置,见“礼部”。

  • 针工

    流外官名。唐代于太常寺太医署置,员额二十人,流外三品。掌与针师同,惟地位稍逊。参见“针师”。

  • 城局贼曹参军

    官名。见“公府城局曹”。

  • 东西阁祭酒

    官名,汉朝公府州府郡府皆建阁以供办事官吏及幕僚居住,分东西二阁,各置祭酒一人主阁事。参看“东阁祭酒”条。

  • 都统制司

    官署名。北宋后期,大军出师征伐,诸军不相统属,即以其中一人为都统制。建炎元年(公元1127年)置御营使司,在御营使、御营副使的节制下统领军队。南宋时都统制为各支屯驻大军的统帅,其官署称为都统制司,有副

  • 左骨都侯

    汉时南匈奴武官名,属左大将,掌领兵。《后汉书·孝顺帝纪》:“三月,使匈奴中郎将王稠率左骨都侯等击鲜卑,破之。”

  • 秉义郎

    官名。北宋徽宗政和二年(1112)重定武臣官名,改西头供奉官置,为从八品武阶官,属小使臣。武阶官名。宋政和中改西头供奉官为秉义郎,秩从八品。

  • 阿喇哈拨什库

    满语官名。汉译为“委署领催”。

  • 中尚方令

    官名。三国魏分尚方令置,七品; 西晋沿置,东晋复并一尚方令; 皆隶少府。南朝梁、北齐置为中尚方署长官。隋朝因置,改名内尚方令,隶少府监。唐朝复名中尚方令,武则天垂拱元年 (685)除方字为中尚令。参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