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司
官名。北齐置。掌邺市。见《北齐书·宋游道传》。
官名。北齐置。掌邺市。见《北齐书·宋游道传》。
官署名。北洋政府设置,依民国三年(公元1914年)五月二十三日公布的《省官制》规定,改民政长为巡按使,改省行政公署为巡按使署,为全省最高行政官署。取消行政公署原设各处司,而在巡按使公署内设置政务厅,作
官署名。辽置,属南面朝官,为汉人参加契丹本部组织的机构。设官有某宫汉人行宫都部署、某宫南面副都部署、某宫同知汉人都部署。十二宫名称见“十二宫宫官”。
民国初置国务院,设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,总理和总长,均称“国务员”。国务会议的成员。北洋政府时期国务总理与各部总长同为国务员,组成国务会议,会议时以国务总理为主席。
官名。唐朝始置,为从六品上文散官。五代、宋初因之。太宗太平兴国(976—984)初改奉直郎。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复置,为正八品文臣寄禄官,取代旧寄禄官太常、秘书、殿中丞和著作郎。文散
宋朝户部分左曹右曹,各置郎中、员外郎二人。左曹分案三:一曰户口,掌诸路州县户口升降,民间立户分财,科差人丁,典卖屋业,陈告户绝,索取妻男之讼;二曰农田,掌农田及田讼,务限奏丰稔,验水旱虫蝗,劝课农桑,
见“中书五房”。官署名,唐初置,属中书门下。五房是:吏房、枢机房、兵房、户房、刑礼房。五房分曹办事,掌主众务,职同宰相,事无不统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志》。
官名。隋初为工部头司长官。尚书省工部置,员二人,正六品上,文帝开皇三年 (583)升从五品,相当于后来的郎中。炀帝大业三年 (607)始于工部尚书下置一人,协掌部事,成为工部次官。唐朝沿置。高祖武德七
官名。职掌营造。汉朝《三公山碑》有郡将作掾。官名,汉置,为郡佐吏,位在将作史上,主土木工程及徒役。后世无闻。见汉朝《三公山碑》。
官名,汉置,位低于将军,同于校尉,俸比二千石,掌屯卫兵,主征伐。《后汉书·孝灵帝纪》:“八月,遣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出云中,使匈奴中郎将臧旻与南单于出雁门,护乌桓校尉夏育出高柳,并伐鲜卑。”
吏员名。元代于吏部置,员额五人,掌缮写之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