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水丞
官名。南朝梁、陈置。平水署次官。参见“平水令”。
官名。南朝梁、陈置。平水署次官。参见“平水令”。
官名。西汉置,属中尉。武帝太初元年(前104)中尉更名执金吾后改属之,职掌军中垒门,有丞、两尉。东汉省。官名,西汉置,东汉省,为中尉属官,掌北军垒门。参看《中垒》条。
官名。西魏,北周春官府内史中大夫属官,正二命。职掌参见“内史中大夫”。
官名。唐置,由殿中侍御史二人充任,属御史台殿院。唐制,常朝日百官奏事完毕,陈列于朝堂的仪仗队先行撤走。撤仪仗后接着是议政,议政时唯留下宰臣和记注官,其余官员皆鱼贯而出, 在廊庑之下由光禄寺供给午餐,
民国时,坊自治机关,设坊长一人,办理坊自治事务及市政府、区公所委托办理事项。
官名。南朝宋于校猎时临时设置,掌督摄纠司,多由诸曹令史兼任。
官名。宋朝发兵征讨时或置,为临时军事统帅。
泛指五兵尚书所属诸曹郎中。《北齐书·袁聿修传》:“仍历五兵、左民郎中”。参见“五兵尚书”。
官名。即长秋令。
见“国史院”。
官署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 改左右领左右府为左右备身府后置,有参军事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