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开封府尹

开封府尹

官名。五代以开封为京都,始置。宋初沿置,以亲王充任,从三品,为开封府行政长官。其后不置,而以权知府事领其职。徽宗崇宁三年(1104),复置一人,以文臣充,位在六曹尚书之下、侍郎之上。北宋亡,遂废。


官名。(1)五代除后唐外均都汴州,升汴州为开封府,置开封尹或知开封府事,执掌京师的政务。北宋亦都开封府,置牧一人,从二品;尹一人,从三品;并有左右少尹。牧、尹不常除授,尹有时选差亲王充任,太宗、真宗即位前均曾任此职。通常主持开封府政务的是权知府,以待制以上官员充任,主管京师民政、狱讼及捕除寇盗。开封府审理狱讼,小事专决,大事禀奏,定案以后,刑部或御史台无权纠察。故主持开封府政务者大都以干练著称,然亦不免有专恣之弊。属官有判官、推官四人,司录参军一人,功曹、仓曹、户曹、兵曹、法曹、士曹参军各一人,左右军巡使、判官各二人,左右厢公事干当官四人。(2)西夏仿宋制以兴庆府与西平府为两京,分别称为东京与西京,并以“开封府”代称兴庆府衙门,置开封府尹,以管理首都地区兴庆府事务。府属亦仿宋制,有功、仓、户、兵、法、士六曹,左右军巡使、判官,左右厢干当官等。金贞元元年(公元1153年)以宋的汴京为南京开封府,长官为开封府尹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司勋侍郎

    官名。隋朝尚书省吏部司勋曹(司)长官,置二员,正六品上,文帝开皇三年(583)加为从五品。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名司勋郎。官名。隋文帝置司勋侍郎,炀帝改为司勋郎。掌官吏勋级。见《通典·职官·吏部尚书

  • 侍讲者

    即侍讲官,汉置,掌给皇帝讲经书。《后汉书·朱穆传》:“宜为皇帝选置师傅及侍讲者。”

  • 抚院

    清朝巡抚之别称。

  • 内枢使

    官名。即内枢密使。

  • 奉扆局

    官署名。即殿中省尚舍局,唐高宗龙朔二年 (662) 改,咸亨元年 (670) 复名尚舍局。参见“尚舍局”。官署名。唐龙朔二年(公元662年)改尚舍局为奉扆局,尚舍局奉御为奉扆大夫。咸亨元年(公元670

  • 军事编制单位。(1)清代绿营兵制,以标为最高组织。参见“绿营兵”。(2)清末新军编制,标为军、镇、协之下的一级编制单位,下辖三营。相当于民国时期的团。

  • 三大营

    军事机构名。明成祖时京师之兵分为五军、三千、神机三大营。其主要任务是轮番训练京卫及外卫班直官军,前期用兵时并以此为主力。平时,五军营操练营阵,三千营操练巡哨,神机营操练火器。出征宿营时,大营及亲军居中

  • 纸工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司卉下大夫属官,正二命。下设纸工下士以佐其职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①官名。殷朝始置,掌管家务和家奴。西周、春秋沿置,为王室总管·掌王家内外事务,传达君王王后之命。后为官吏通称,百家之长称太宰或冢宰,卿大夫家臣之长称家宰,卿大夫采邑总管称邑宰,都邑长官如中都宰,以及膳

  • 巡逻军

    元代宿卫军中职司京城巡夜者称为巡逻军。参见“宿卫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