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征南将军

征南将军

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中曹操置,为四征将军之一,秩二千石。魏文帝黄初(220—226)中,定为二品,位次三公。三国蜀、吴亦置。两晋南北朝多授持节都督,出镇方面,地位一直很显要,到北齐时渐成为褒赏军功勋臣的闲职。晋、南朝宋列为三品,若为持节都督则进为第二品。十六国成、前秦、西秦、南燕、北凉、大夏亦置。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三班,普通六年(525) 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三班。陈拟二品,比秩中二千石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一品中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改为第二品,北齐仍二品,北周改为八命。隋初列为散号将军,降为正六品,炀帝大业三年(607)罢。②明朝驻云南总兵挂印者称征南将军。参见“总兵”。


杂号将军名,汉魏皆置,掌征伐或镇守。秩二千石,为四征将军之一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三少帝纪》:“(嘉平二年十二月)乙未,征南将军王昶渡江,掩攻吴,破之。”三国蜀吴、两晋、南北朝皆置。隋初为散号将军,后省。明朝驻云南总兵挂印者称征南将军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灭羌校尉

    官名。十六国前秦苻登置。以尚书苻硕原为前禁将军兼此,戍平凉,以对抗后秦姚苌(羌族)。见《晋书· 苻登载记》。

  • 羽林令

    官名,汉置,掌羽林,有丞。宣帝令中郎将、骑都尉监羽林。东汉有丞无令,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郎中令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二·光禄勋》。

  • 科长

    官名。①清朝矿厂丁户之头目。管理采矿之丁役,向所司领票开矿,交纳税金。如新疆等处金厂,课长领取照票之后,可领客民五十名,课金三分,交司金局兑收。②清朝陆军部、海军部、军咨府司、处所属各科之主官。掌科事

  • 令王

    对官居尚书令、中书令而兼封王爵者的尊称。《魏书·尔朱彦伯传》: “时(尚书令尔朱)世隆封王,故呼为令王。”隋朝豫章王杨暕为内史令(隋因避讳,改中书为内史),崔赜亦称其为令王。见《隋书·炀三子传》。

  • 分统

    武官名。湘军在统领之下的临时统兵官。见“湘军”。

  • 火器营掌印总统

    武官名。清置,为火器营的主官。见“火器营”。

  • 南书房行走

    官名,清置。南书房为内廷供奉之地,由翰林等官当值,当值者称南书房行走,掌应制撰写文字,秉承帝意起草诏令。参看“南书房”条。

  • 天辟

    皇帝的称谓。《汉书·五行志》:“天子曰天辟。”

  • 保长

    乡役名。宋朝始置。神宗熙宁元年(1068),王安石变募兵而行保甲之法。三年,始令民间联比以相保任。每十家为一保,选主户有能力者一人为保长。掌率同保之人维持治安。清朝地方编户中亦设。顺治(1644—16

  • 慰表

    文书名。宋朝,凡皇亲亡故,皇帝或皇太后等持服期间,官员撰表文安慰皇帝或皇太后等,称为慰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