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总理各国事务衙门

总理各国事务衙门

官署名。简称“总理衙门”、“总署”、“译署”。清末新设的中央机构之一,即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的总机构。咸丰十年十二月(1861年1月)设。其后,管理权限不断扩大。掌外交、通商、侨务、边防、海防、水师,以及制造、电线、铁路、矿务、学校、庆典、礼宾等事务,总揽了外交及与外国发生干系的财政、军事、教育、矿务、交通等各方面的大权。其职官分为大臣和章京两级。大臣无定额,均属特简,由总理各国事务亲王、郡王、贝勒为总领。凡该署所掌事宜,均由王大臣率属定议,遵约行事;重要者奏报皇帝裁决。章京乃承担具体工作者,又分为总办章京、帮办章京、章京、额外章京四种。下设英国股、法国股、俄国股、美国股、海防股、司务厅、清档房、收掌处、电报处、银库,又辖总税务司、同文馆、南、北洋通商大臣、出使各国大臣、总领事、领事。光绪二十年(1894)后,改海防股为日本股。二十七年更名外务部。


官署名。清置,为外务部的前身。咸丰十年冬天,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,命恭亲王奕为长官,下设总办、帮办,有司员十六人,分掌核关税、典文移、治台站驿递、机密等。光绪二十七年,改称外务部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六·外务部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祝署令丞

    官名。北齐太常寺所属有太祝署,置令及丞,掌郊庙赞祝,祭社衣服等事。隋沿置,唐宋金诸代不置太祝署但置太祝,直隶于太常寺,唐太祝掌出纳神主,祭祀时跪读祝文,太常卿省视祭祀之牲合格,则牵以授太官。宋太祝掌祭

  • 廉升

    金代官员升迁的方式之一。凡以廉察而升者,称为廉升。

  • 公估局

    民国时专管鉴定元宝重量成色的机关,多设在大都会、大商业城市。各种元宝都得通过公估局批过,才能通用。

  • 文官高等惩戒委员会

    惩戒机关名。北洋政府于民国二年(公元1913年)始置,为临时机构,必要时在中央或各省成立,议决关于简任和荐任官的惩戒。次年一月二十日公布《文官惩戒委员会编制令》,改为常设机构,惟置于中央。设委员长一人

  • 仪鸾司

    官署名。五代后梁始置,宋初因之。掌供应皇帝祭祀、 朝会、 巡幸、 宴享及内廷所需幕、 帷帐以及其他陈设之物。设勾当官,以京朝官、诸司使副及内侍充任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

  • 公府功曹

    公府诸曹之一。南齐公府置功曹,即东汉太尉府所属西曹之职,主府吏署用事。设功曹参军以主之。北魏北齐三师、二大、三公府及北周大丞相府、都督中外诸军事府亦置功曹参军。

  • 宰臣

    官名。春秋时晋国置。掌膳羞之事的小吏。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:“(晋)文公之时,宰臣上炙而发绕之,文公召宰人而谯之”。

  • 卢龙监

    官署名。明成祖永乐五年(1407)始置,初属北京苑马寺,十八年随该寺并入太仆寺。掌蕃养马匹,以备军需。设监正一人,正九品,监副一人,从九品,录事一人。下辖辽阳、龙山、万安、蕃昌四苑,苑设圉长一人,从九

  • 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

    宋朝军职名。太宗时置,隶侍卫司,为骑兵龙卫军、步兵神卫军统兵官,地位略低于殿前司所属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。北宋中期以后,多不领本职,成为武将虚衔。

  • 典牧司

    官署名。金朝掌畜牧及提供肉类等事的机构。宣宗贞祐年间 (1213—1217) 置。设使、副使、判官理司事,秩正七品、从八品、正九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