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护军府

护军府

官署名。① 即中护军及护军将军府署。参见“中护军”、“护军将军”。② 唐初秦王、齐王府置,各设左右六府。其左一、右一府置护军(正四品下)一员,掌率统军以下侍卫陪从,副护军(从四品下)各二员,长史(从七品下)各一员,录事参军等各一员,统军各五员,别将各十员,分领亲勋卫及外军。左二、右二、左三、右三府,各减统军三员,别将六员,余皆同。分见各条。③ 明初诸王府置,掌护卫。太祖洪武九年(1376)罢。


官署名。北齐置护军府,掌四中关津,舆出护驾,统四中郎将。《隋书·百官中·护军府》:“护军府,将军一人,掌四中关津;舆驾出则护驾。中护军亦同。有长史、司马、功曹、五官、主簿、录事。厘其府事。其属官,东西南北四中府皆统之。四府各中郎将一人,长史、司马、录事参军、统府录事各一人。又有统府直兵及功曹、仓曹、中兵、外兵、骑兵、长流、城局等参军各一人,法、田、铠等曹行参军各一人。又领诸关尉、津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京都市五署

    官署合称。即京师东市(都会)、西市(利人),东都东市(丰都)、南市(大同)、北京(通远)五署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置,隶太府寺,各置令一员,正八品,掌市场财贸交易。

  • 司徒右长史

    官名。三国魏分司徒长史置。与司徒左长史并为司徒府僚属之长,佐司徒总管府内诸曹,位次左长史。两晋南北朝及隋初沿置。南朝或不设司徒,其府则常置,管理州郡农桑户籍、官吏考课,皆由左、右长史主持。魏、晋、宋六

  • 大承天护圣营缮提点所

    见“护圣营缮司”。

  • 著帐局

    官署名。辽著帐郎君院所属有笔砚局、牌印局、裀褥局、灯烛局、床幔局、殿幄局、车舆局、御盏局、本班局,各设郎君,为皇帝服役。

  • 六司

    ① 内官合称。隋朝内官置司令、司乐、司饰、司医、司筵、司制,各三人,合称六司。分属六尚所辖,分掌图籍法式、音律、簪珥花严、方药卜筮、铺设洒扫、衣服裁缝等事。炀帝时 (605—618) 增为二十四司。②

  • 内翻书房

    官署名。清朝军机处所属之机构。又称“翻书房”。约设立于乾隆(1736—1795)初年。掌谕旨、御论、讲章、御制诗文、册祝文字及起居注等档册书籍的满、汉文翻译,负责拟定满文音义标准,审定满语词汇等事。设

  • 破羌将军

    官名。西汉宣帝神爵元年(前61)置,征讨西北地区叛乱的羌族,拜酒泉太守辛武贤为之,后省。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中曹操复置,任张绣为之。杂号将军名,汉置,掌征伐。《汉书·宣帝纪》:“(神爵元年)

  • 渠堰使

    使职名。唐玄宗开元十六年(728) 以宇文融充河南北渠堰使,用《禹贡》九河故道开稻田,换取陆运钱,收其利。五代后周显德五年(958)十一月置关西渠堰使,于雍、耀二州界(今陕甘交界一带)疏泾水(今泾河)

  • 主管大内公事

    女官名。南宋初置,掌知尚书内省事。

  • 采访支使

    官名。唐置,为采访处置使的佐官,员额二人。后改为“观察支使”,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