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阵斩斫使
武官名。后唐置,见“排阵使”。
武官名。后唐置,见“排阵使”。
官名。即“录勋清吏司郎中”。
官名。太平天国天王府置,由童子充任,共四十八人,主侍服食起居,其官阶为职同检点。张汝南《金陵省难纪略》说:“朝内天王有侍臣……皆未冠广西人,如人家小跟班。”
官署名。管理道教事务之机构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始设于各县,掌钤束一县之道人,颁发度牒。长官为道会。清沿明制未改。官署名。清朝设在县里掌管道教徒事务的官署,其官有道会一人。参看《清文献通考·职
官名。唐朝司农寺九成宫总监次官,置一人,从六品下。
见“步军翼尉”。
官名。南朝梁置。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一班,拟电威将军等号,大通三年(529)定制后,改拟武猛将军等号。
官署名。金朝置。设于南京宫城。掌妃嫔出入,总领护卫导从。
参见“师爷”。
官名。即织染丞。官名。唐金皆置,为织染署副长官。参看“织染署”条。
官名。北魏置。《南齐书·魏虏传》: “檐衣人为朴大真。”此系南朝人对北魏鲜卑语官名的音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