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中关
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天朝典官,掌龙江关(即天京海关)的稽查与税收事务。员额一人,官阶为职同指挥。知非子《金陵杂记》记天京地区设有三个税关:“于是首逆又设关卡三道,以防偷漏,其名为伪天朝提中关、提头关、提下关,……中关设于仪凤门外鲜鱼巷口河下,头关设于上河夹江,下关设于七里州河内。各关有伪协理、书手听使等人,并有查货关票、查船铁印,查毕给票,船尾并大书粉字某关查过字样。”
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天朝典官,掌龙江关(即天京海关)的稽查与税收事务。员额一人,官阶为职同指挥。知非子《金陵杂记》记天京地区设有三个税关:“于是首逆又设关卡三道,以防偷漏,其名为伪天朝提中关、提头关、提下关,……中关设于仪凤门外鲜鱼巷口河下,头关设于上河夹江,下关设于七里州河内。各关有伪协理、书手听使等人,并有查货关票、查船铁印,查毕给票,船尾并大书粉字某关查过字样。”
官名。即右武卫大将军,唐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)改,中宗神龙元年(705)复名右武卫大将军。
官名。金置,为尚药局的属官。见“尚药局”。
吏员名。宋置,属殿中省尚食局,员额三十人,掌局中杂务。
文书名。参见“奏折”。
官名。将军名号。南朝梁置。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九班,普通六年(525)列为十雄将军之一,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七班。陈沿置,改为拟六品,比秩千石。武官名。南朝梁置,为加官、散官性质的
杂号将军名,汉置,掌帅军征伐。《汉书·高惠高后文功臣表》:“昌武靖信侯单究,初以舍人从,以郎入汉,定三秦,以郎骑将军击诸侯,侯,九百户,功比魏其侯。”
官名。明清都察院所属四川道之职官。掌道事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设。三至五人,后增至七人。洪熙元年(1425)南京都察院亦设二人。正七品。清顺治元年(1644)沿设。乾隆十四年(1749),设掌印御
即北魏时“中都坐大官”、“内都坐大官”、“外都坐大官”的泛称。
官名。清朝新疆回部官员之一。掌理修造甲械之事。叶尔羌设一人,秩六品。
官名。三国魏、蜀皆置。《三国志·后妃传》: “(明帝) 迁(郭)表昭德将军,如金紫,位特进。”杂号将军名,三国魏、蜀皆置,掌帅军征伐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后妃传·文德郭皇后》:“迁表昭德将军,加金紫,位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