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朝内杂职官

朝内杂职官

官类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指朝内正职官以外的各种朝内官员。又可分为两类:一类为天王府与各朝内正职官府内的属官,其中事务性的属官,称为各种典官,在天王府供职的专称朝内典官;另一类为天朝典官,掌理整个政府事务,其官署称为衙。其实,朝内正职官中如侯、丞相、检点、指挥、将军等除统军出外作战者外,在朝内时也是办理一般事务的,而杂职官中如东王府的六部尚书,却是总理政务的,所以事实上并无正职杂职可分。杂职官在前期最高官阶为职同指挥,后期杂职官中,天朝总典印以天福爵充任,比以前已提高数级。朝内杂职官亦各有属官,《贼情汇纂》卷三《伪官表后补遣·伪同职官所属伪官名目》中有如下概括说明:“凡伪王、侯、丞相、检点、指挥有六部尚书、六部书、六部掌书诸名色,其六部尚书所属,又各署六部掌书;六部书、六部掌书又各有掌书、书理。惟伪东殿各尚书之掌书颁给印信,其余掌书。书理,六曹执事若吏胥而已”; “凡一切同职官均有书理,但概称书使,视长官同何职,属官亦同属何职,如军中各典官职同监军,其书使亦同监军书理所同之职”; “凡一切伪同职官均有尉、伺,但概改为差,如东殿尚书、东殿承宣职同检点,其尉、伺则称东殿吏部一尚书检差、东殿左一承宣检差之类。递而下之则有指差至旅差诸名色”; “伪同职官历、传、各典官——历、传、各典官至指挥以下(按:应为将军以下,因为不包括指挥),则无有同职官,亦惟职同检点、指挥者有之,如东殿一尚书检历、北殿右二承宣指传之类”; “以上同职官所属伪官人数,亦视正职官置几人亦置几人。”如果上述记载可信,则这一级属官总数当极为庞大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才膺管乐科

    科举制科之一。唐代设置, 属于吏治类科目。神龙二年(公元706年)诏举,张大求等九人及第。

  • 屯田清吏司

    官署名。简称屯田司 。明清工部四司之一。掌理设置屯垦,增益军储,抽分征商,伐薪烧炭,百官茔制之事。后屯种事废,主管陵工。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 置,设郎中一人,员外郎一人,主事三人,南京工部屯田清

  • 昂邦

    满语。意为“大臣”。

  • 羁縻府州

    唐宋时期设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行政单位的泛称。唐在各地以旧有部族为基础,设置府州八百多个,大的为都督府,小的为州,以本族首领为都督、刺史,并得世袭。羁縻府州的机构大致有三种情况:一是保留原有的统治机构

  • 太平天国后期在“王”下陆续增设的“六等爵”之一。由福王演变而成。1856年,杨韦事件后,翼王石达开入京辅政,天王洪秀全封其次兄洪仁达为福王,以挟制石达开。后因翼王出走及朝臣反对,改为“天福”,始有是爵

  • 武震总管

    将官名,金朝置。为军中主将或主帅,掌领兵征伐。武震总管,为金国海陵王侵宋时的三十二总管之一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

  • 农仓长

    官名。西汉置,属水衡都尉。官名,掌管粮食仓库。《历代职官简释》:“汉制,水衡都尉所属有农仓长丞。《汉书·张敞传》载为甘泉仓长。盖每仓均有仓长。”参看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水衡都尉》。

  • 常侍侍郎

    官名。南朝梁陈置,属集书省,掌侍从顾问,品秩未详。

  • 州左户掾史

    州分职吏名。北齐上上州在户曹掾、史之外,又有左户掾、史,其与户曹掾、史如何分工则不详。参见“州户曹掾史”。

  • 1、行政区名,相当于县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列侯所食县曰国,皇太后、皇后、公主所食曰邑,有蛮夷(少数民族)曰道。凡县、道、国、邑千五百八十七。”其官有令、长、丞、尉。万户以上为令,不满万户为长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