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架阁库

架阁库

官署名。宋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改制,置于中书省及六部,储纳文书,隶中书者由制敕库房掌管。徽宗宣和二年 (1120) 罢,南宋高宗绍兴三年(1133)复置。宁宗嘉定八年(1215),三省、枢密院皆置。金朝隶尚书省,世宗大定二十一年 (1181) 分设左、右,以都事提控。六部设三库: 一掌吏、兵两部架阁,兼检校吏部行止; 一掌户、礼两部架阁; 一掌刑、工两部架阁。以主事提控,下设管勾、同管勾各一员。户、礼部架阁库增设检法、勾当官。枢密院、御史台、三司等署亦置。元朝中书省所置掌收藏省府籍帐案牍,以备稽考。左右部架阁库,掌六部文卷簿籍架阁之事。另设蒙古架阁库与回回架阁库。枢密院、御史台等官署亦设,或置承发架阁库。


官署名。掌管档案的机关。《宋史职官三主管架阁库》:“主管架阁库,掌储藏账籍文案以备用。”其主官称主管架阁库。旧有管干架阁库官。嘉定八年,又置三省、枢密院架阁官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奉禁都尉

    官名。三国吴孙皓置。以陈训为之,使主风角占候。见《晋书·艺术·陈训传》。官名,三国吴孙皓置,掌风角占候。《晋书·卷九十五·艺术传·陈训》:“少好秘学,天文算历阴阳占候无不毕综,尤善风角。孙皓以为奉禁都

  • 总知朝廷礼仪

    官名。辽代设敌烈麻都司,掌管礼仪,其官有总知朝廷礼仪,掌朝廷礼仪。见《辽史·百官志一·敌烈麻都司》。官名。辽置,为敌烈麻都司的副长官。见“敌烈麻都司”。

  • 六部书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前期,东、北、翼三王府所属六部主官称为六部尚书,燕、豫二王府所属六部主官有吏书、户书、礼书、兵书、刑书、工书,合称为六部书。后期六爵所属似亦有六部书。例如太平天国文书《名册三十五件》中载

  • 中准

    官名,灵帝四年改平准为中准,使宦者为令,列于内署(见《后汉书·孝灵帝纪》);俸六百石,掌知物价,主练染,作采色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

  • 犬师

    官名。殷朝置。掌田猎。《甲骨文合集》第二七九一五片: “王其田, 犬师匕”。

  • 管河府州县官

    明制以沿河府、州、县官兼管河务。据《明会典》记载,有管河知州、管河知县、管河同知、管河通判、管河县丞、管河主薄、管河吏目、管河典史等名目,由管河道管辖。

  • 太庙署令

    官名。即太庙令。

  • 内翰林国史院

    官署名。清初“内三院”之一。顺治二年(1645)将原设翰林院裁撤,翰林院官分别并入内三院,原内国史院遂改称“内翰林国史院”,长官称“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”。十五年,内三院改为内阁。十八年复旧制后仍称“内

  • 防城大都督

    官名。北魏末置,负责州治的城防事务,名位高于“防城都督”。《周书·独孤信传》:“建明(530—531)初,出为荆州新野镇将,带新野郡守。寻迁荆州防城大都督,带南乡守。”

  • 敞稳

    即“常衮”。官名。辽置,即常衮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