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次长

次长

官名。民国设此官。中央各部除设部长之外,还设次长,相当今天的副部长,如政务次长,常务次长。


官名。南京临时政府始置,为中央行政各部的副首长,员额一人。北洋政府沿其制设,为简任官。其称号如外交次长、内务次长等。各部一般均设一人;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内务部设二人,旋裁去一人;二年(公元1913年)内务与财政两部各设二人;三年(公元1914年)内务、财政、陆军、交通四部各设二人,五年(公元1916年)内务与交通两部裁去一人;十六年(公元1927年)陆军部设四人、贴政部设三人,均兼署长。次年,又减陆军部次长为二人。国民党政府时,中央政府各部干部长之外,分设政务、常务两次长。又南京临时政府始设的参谋本部亦以次长为副首长。北洋政府与国民党政府沿置,见“参谋次长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侍读直学士

    官名。唐玄宗开元十三年 (725)集贤殿书院置,以六品以下为之,日以一人侍读,以备质询史籍疑义。

  • 都邑

    政区名。都所指为:(1)大邑。《广雅·释地》: “五里为邑,十邑为都。”王念孙《广雅疏证》认为是虞夏的制度。商代畿内外就有不少都邑,西周时“都”为卿大夫的采邑,其规制小于国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大都

  • 军级

    官制用语。北魏时由军功而获得的官职等级,于战事结束后,可依此取得朝廷正式官职。孝庄帝以后,发授较滥,私自增改以求官者亦甚多。

  • 甲坊丞

    官名。唐朝军器监甲坊署次官,置一人。正九品下。

  • 角工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冬官府司木中大夫角工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女真军

    元代辽东的乡军之一,不出戍其他地方。

  • 农矿部

    官署名。民国十七年置,属行政院。掌理全国农林、矿冶行政事务。设部长一人,政务、常务次长各一人。所属有总务、农政、林政、矿政四司及农事试验场、地质调查所等。民国十八年与工商部合并为实业部。官署名。国民党

  • 中尚食丞

    官名。北齐置。中侍中省中尚食局副长官,员二人。佐中尚食典御负责皇帝的饮食事务,由宦官担任。从七品。

  • 医务科

    官署名。①清末陆军部军医司所属二科之一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掌军医人员之补任、考核,负责官兵、学生之身体检查,办理因公致疾之抚恤,并收存药料、药具等。置科长、科员、录事。②清末海军部军医司所属

  • 大内相

    官名。渤海国官,置一人,总政省堂事,居左、右相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