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武库令

武库令

官名。西汉初为中尉属官,武帝太初元年(前104)改中尉为执金吾,仍隶之,有三丞,掌京师武库兵器,洛阳、大将军等处亦置。东汉沿置,秩六百石,主兵器,丞一员。三国魏置,七品,主藏兵器。西晋沿置,隶卫尉,出征时主武库、领兵器;东晋省。南朝宋置一员,掌军器,隶尚书省库部曹;南齐沿置;梁隶卫尉卿及尚书省库部,又分南、北武库二署令,位一班; 陈卫尉卿下置。北齐为卫尉寺武库署长官,从八品上,掌兵器及吉凶仪仗。隋朝沿置,二员,正八品,炀帝大业三年(607)增为正六品。唐朝置二员,从六品下,掌藏兵杖、器械,以备国用;玄宗开元二十五年(737)东都亦置。金朝为殿前都点检司武库署长官,从六品,掌收贮诸路常课甲仗,以晓军器女真人充。


官名。汉置,属执金吾,为武库长官,六百石,掌兵器。其后历代多沿置,或属卫尉,或属尚书库部。唐代虽仍有武库令之名,而储藏武器的事渐归他处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中尉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四·武库令》、《晋书·职官志·卫尉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上总管

    官名。地方高级军政长官。隋朝置总管之州,分上中下三等。文帝以并、益、荆、扬四州皆置,各一员,视从二品。炀帝即位废。

  • 左渐尚王

    官名。匈奴置。由单于子弟充任,统领部众,地位在左、右於陆王之下。

  • 直斋

    官名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(495)置,是皇帝左右的侍卫武官。原为比视官,有罪不得除刑,孝明帝时胡太后从任城王元澄之议,依中正例当刑。北齐时为左右卫府直阁属官,从五品。隋初属左右卫府,员十五人,从五品

  • 左清纪郎

    官名。明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于詹事府左春坊置。一人,从八品。与左、右司直郎及右清纪郎掌太子东宫弹劾、纠举之事。不常设。

  • 执讯

    官名。春秋时郑国置。掌通讯联络。《左传·文公十七年》: “郑子家使执讯而与之书,以告赵宣子。”杜预注:“执讯,通讯问之官。”孔颖达疏:“使执讯,使之行适晋也。与之书,与此执讯书,令持以告宣子。”官名。

  • 厩牧典乘

    官名。见“太子厩牧署典乘”。

  • 秉笔太监

    官名。明朝宦官衙门司礼监置,无定员,由最有权势的太监充任。因其参予批红,故多为识字的太监。其中第二或第三人往往提督东厂,权势最炽。宦官职名。明置,属司礼监,与随堂太监共掌章奏文书,照阁票批朱、明中叶以

  • 谕旨

    文书名。上行文。清朝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下达的指示和命令的统称。谕和旨的具体区别是: 皇帝特降的命令或因臣僚奏请而下达宣示中外的命令,称“谕”,亦称”“上谕”; 对臣僚奏请批示的意见,或令人传达的某项指示

  • 掌北院头子

    官名。辽朝北面官,北枢密院官员,在给事北院知圣旨头子事下。掌北枢密院公文。官名。辽置,属北枢密院,掌本院文告之事。

  • 官名。一州之长。《礼·曲礼下》: “九州之长,入天子之国,曰牧。”汉朝及其后,州牧亦省称牧,参见“州牧”。清朝为知州别称。1、掌畜牧之官。商、周派驻某地掌管六畜放牧及牧地的官。参看《免簋》《同簋》。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