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吏部司勋司长官。唐高祖武德三年(620)改司勋郎置,员一人。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司勋大夫,咸亨元年(670)复旧称。掌校定勋绩及授予勋官告身等事,从五品上。北宋前期不领司勋事,用为五品寄禄官
官名。唐太宗贞观十一年(637)置,为正八品上武散官。宋初因之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唯蕃官蕃兵仍授,余者并罢。官名,唐代武散官正八品上授宣节校尉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一·兵部》。宋代武散官
北周露门学的别称,因露门又名虎门,故名。
官名,王莽置,属大司空,位孤卿,与其他八卿分掌中都官诸职。若,顺也。见《汉书·王莽传》。
武官名。清置,为步军统领衙门的主官。见“步军统领衙门”。
吏名。南宋临安府置,员一人,掌助理府事。
汉代郡太守的别称。见《潜夫论·劝奖篇》。
官名。元置,为典瑞院的佐官,秩正四品,员额二人。
官名。元置,属宣政院,员额一人。
西汉时匈奴王名。《汉书·卫青霍去病传》:“执浑邪王子及相国、都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