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火器营

火器营

官署名。清朝八旗军中专门操演枪炮火器的军营,康熙三十年(1691)置。营兵有鸟枪护军(使用鸟枪)与炮甲(操用子母炮)两种。组成内、外两营。内火器营驻于城内,又分枪、炮两营。外火器营驻于城外蓝靛厂,专习鸟枪。设掌印总统大臣一人,总统大臣若干人,掌内、外火器营政令。下置协理事务翼长一人,署翼长营总三人,鸟枪护军参领四人,笔帖式八人。内、外火器营分别设翼长一人,署翼长营总一人,营总三人,鸟枪护军参领四人,副鸟枪护军参领八人,署鸟枪护军参领十六人,分掌内、外火器营训练事务。


清代禁卫军队之一。康熙三十年(公元1691年)立,抽调八旗满洲、蒙古习火器之兵另组为营。营兵有鸟枪护军和炮甲两种,额定满洲、蒙古每佐领下抽鸟枪护军六人,炮甲一人,组成内外两营,共有官兵七千八百多人。内火器营在城内,分枪、炮两营;外火器营在城外,专司鸟枪。内外火器营分别定时训练,除操演枪、炮之外,并操演步射、骑射及各种技艺。其职掌是守卫京师,皇帝出巡时扈从警卫。火器营设掌印总统大臣一人,总统大臣无定员,掌火器营之政令,内外火器营分别设翼长各一人,署翼长营总各一人,营总各一人,鸟枪护军参领各四人,副鸟枪护军参领各八人,署护军各十六人,分掌内外营训练事务。办理本营文移事务的属官有协理事务翼长一人,署翼长营总一人,营总三人,鸟枪护军参领四人及笔帖式八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宫保

    ① 唐、宋太子太保、太子少保之别称。②清朝对太子少保之称呼。雍正 (1723—1735) 后不立太子,而保留太子傅保之名,作为大臣及有功者之加官与赠官,有衔而无实职,然仍视为荣典。大臣多以庆典而得太子

  • 京卫指挥使司

    官署名。明朝军事机构。其主要职责在拱卫京师守护宫禁。分上直卫亲军与非亲军卫。上直卫亲军有南、北京卫,不隶于五军都督府,非亲军卫有隶五军都督府与不隶五军都督府之别。设官品秩均与诸卫同。参见“卫”。官署名

  • 太子庙令

    官名。唐朝宗正寺太子庙长官,置一员,从八品上,掌洒扫开阖之节,四时享祭。官名。唐朝等置,从八品上,掌洒扫开阖之节及祭祀等。其属官有丞、录事等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三·诸太子庙》。

  • 小可汗

    官名。西突厥处罗可汗立,置二人,分统所部。

  • 五等

    爵位的五个等级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王者之制禄爵,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,凡五等。诸侯之上大夫卿、下大夫、上士、中士、下士,凡五等。”

  • 审计处总办

    官名。北洋政府置,为审计处的长官。见“审计处”。

  • 典试评议员

    官名。北洋政府于民国八年(公元1919年)设于外交官领事官考试典试委员会,参加口试的评比工作。

  • 中书令史

    官名。中书省掌管文书的低级官吏。三国魏置,八品。西晋、南北朝沿置,品秩皆低。至隋、唐降为流外吏职。官名,三国魏置,属中书省,掌管文书,八品。其后,晋和南北朝皆沿置;隋、唐也置,但降为流外官吏。

  • 卫千总

    官名。清朝绿营军官。正六品。隶于漕运总督所辖各卫。掌督率运员,领运漕粮。参见“千总”。

  • 升舍

    宋朝学校逐舍升补制度。神宗熙宁四年(1071),太学行三舍法,学生由外舍升补内舍,由内舍升补上舍。后武学、宗学亦行此制。参见“三舍法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