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城使皇
官名。五代置,宋朝因之。多不领本职,仅为武臣迁转之阶,真宗咸平元年(998),定为同七品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改为从七品。徽宗政和二年(1112)重定武臣官名,改武功郎。金朝置一人,为正九品职事官,与皇城使同掌宫阙缮修之事,不常置。
官名。五代置,宋朝因之。多不领本职,仅为武臣迁转之阶,真宗咸平元年(998),定为同七品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改为从七品。徽宗政和二年(1112)重定武臣官名,改武功郎。金朝置一人,为正九品职事官,与皇城使同掌宫阙缮修之事,不常置。
官署名。辽置,属北面军官。以详稳为主官, 掌诸路部族军马之政令。
太后的别称。《汉书·董贤传·赞》:“董贤缢死,丁、傅流放,辜及母后,夺位幽废。”
官员任用限制之一。汉代有此项规定,如《汉书·萧望之传》即有“弟犯法不得宿卫”的记载。
指官爵品位。《左传·庄公十八年》: “王命诸侯,名位不同,礼亦异数。”
北洋政府市自治制中特别市属区的行政主官。参见“市自治制”。
官名。东晋置。《晋书· 康帝纪》: “以辅国将军、琅邪内史桓温为前锋小督,假节,帅众入临淮。”
吏职名。南宋置,属临安府。
官名。麴氏高昌国民部长官。职掌同尚书。参见“民部”。
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统领契丹、奚、汉、渤海四军之渤海军。
官名。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大理寺置,员四人,掌推鞫狱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