督运都御史
官名。明宣德中置,见“督运侍郎”。
官名。明宣德中置,见“督运侍郎”。
官名。北齐置。原称第三不领民庶长,唐朝人修史时避讳改。视七品。
官名。元朝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司长官。
官员任用限制之一。此制实行于明初,见“回避”。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司色司次官,佐司色下大夫掌本司事务。正三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官名。见“司色下大夫”。
官名。唐朝始置,后几度废置。隶国子监,例置一人,从九品上,掌助博士教文武官八品以下及庶人子弟为生者,以律令为专业。宋初沿置,与律学博士共掌教授法律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不置。学官名。见
官位。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寮位儡其隆替,名节漼以隳落”。
文书名。明朝始行之上行文。凡内外衙门向皇帝报告关系政务之公事时使用。(私事用“奏本”)清初明确规定,公事用题本,盖章; 私事用奏本,不盖印。然实际运用中并不十分严格。乾隆十三年(1748)废止奏本,公
官署名。宋置,见“辇运司”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夏官府武藏中大夫司刀盾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武官名。辽置, 见“行军都押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