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秋官

秋官

①官署名。(1)西魏、北周秋官府简称。(2)唐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)至中宗神龙元年(705)刑部改名。后代即沿用以称刑部或其首长。(3) 太平天国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六部,以天、地、春、夏、秋、冬定名,秋官即兵部。②官名。(1) 传说颛顼氏所置五官之一。参见“春官”。(2) 《周礼》六官之一。《周礼·秋官 ·序官》: “乃立秋官司冠,使帅其属而掌邦禁,以佐王刑邦国。”(3) 明初四辅官之一。未任选。参见“春官”。(4) 太平天国刑部正、又正、副、又副之官统称。(5) 太平天国朝内官秋官正丞相、秋官又正丞相、秋官副丞相、秋官又副丞相。又,女官中朝内官所置秋官正、副丞相,亦称。


官名。1、皇帝时秋官为白云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官名皆以云命,为云师。”《集解》:“应劭曰:皇帝受命,有云瑞,故以云纪事也。春官为青云,夏官为缙云,秋官为白云,冬官为黑云,中官为黄云。”

2、周置六官,秋官为司寇,掌刑狱。《周礼·秋官·司寇序官》:“乃立秋官司寇,使帅其属而掌邦禁,以佐王刑邦国。”

3、即刑部。唐武后光宅元年改刑部曰秋官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一·刑部》。唐代司天台、宋代司天监均有秋官,掌司秋时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二·司天台》、《宋史·职官五·司天监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九牧监

    官名,也是官署名,唐置,为太子属官,掌养牛马,以供皇太子之用。其官有丞二人,正八品上。录事一人,从九品下。还有府三人,史六人。初,有监、副监、丞、主簿、典事、掌固等,后省去监、副监等官。见《新唐书·百

  • 辞标文苑科

    科举制科之一。唐代设置,属于文类科目。垂拱四年(公元688年)诏举,房晋等三人及第。

  • 公侯

    春秋战国时期称爵位在公、侯一级的诸侯君主。《左传·僖公九年》: “凡在丧,王曰小童,公侯曰子。”《荀子·王霸》: “官人失要则死,公侯失礼则幽。”

  • 翕侯

    爵名,也写作“翖侯”,汉和西域康居等国置。《汉书·匈奴传上》:“前将军翕侯赵信兵不利,降匈奴。赵信者,故相小王,降汉,汉封为翕侯。”又《匈奴传下》:“会康居王数为乌孙所困,与诸翕侯计,以为匈奴大国,乌

  • 太子赞仪

    官名。金朝置,属宫师府。掌赞礼仪。秩从七品。

  • 右班祗候

    宫内给使名。辽置,见“三班院(2)”。

  • 公务员

    国民党政府制度,凡官吏及其他依法令从事于公务的人员统称为公务员。公务员包括下述三类人员:一是官吏。官吏仅是公务员的一种,凡称官吏者即是公务员,但为公务员者未必就是官吏。二是自治行政人员。指自治行政机关

  • 札里赤

    蒙、元怯薛执事名。蒙古语,意为“书写圣旨者”,掌书写大汗、皇帝口述圣旨。吏员名。蒙古语,“札里”意为圣旨,“赤”意为者。由怯薛(番直宿卫)人员充任,掌书写皇帝口述圣旨。

  • 储膳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。秩正三品,掌太子饮膳,隶储政院,设于文宗天历二年(1329)。置卿四员,少卿、丞各二员。官署名。元天历二年(公元1329年)置,属储政院。秩正三品,掌皇太子饮膳之事。设卿、少卿、主事、

  • 寮佐

    属吏。亦作“僚佐”。《晋书· 杜预传》: “钟会反,寮佐并遇害”。官佐属吏。《晋书·杜预传》:“及会反,寮佐并遇害,唯预以智获免。”寮佐,也写作僚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