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稽勋清吏司

稽勋清吏司

官署名。简称稽勋司,明清吏部四司之一。掌理勋级、名籍、丧养之事。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改司勋部置,设郎中一人,员外郎一人,主事一人。洪熙元年(1425)南京吏部亦置,设官略同。清顺治元年(1644)沿置。设郎中满、汉各一人,员外郎宗室,满、汉各一人,主事宗室、满、汉各一人及笔帖式、经承若干人。分置贴黄科、都吏科、八旗科及山东、山西科等机构分办司务。并掌稽满、汉文职京官之俸禄。宣统三年(1911)改组内阁,设铨叙、制诰等局,遂裁。


官署名。明清都设此官署。属吏部,掌勋级、名籍、丧养等事,其主官为郎中、员外郎、主事。《明史·职官一·吏部》:“文选、验封、稽勋、考功四清吏司,各郎中一人(正五品)、员外郎一人(从五品)、主事一人(正六品)……稽勋掌勋级、名籍、丧养之事,以赞尚书。”《清史稿·职官一·吏部》:“文选、考功、验封、稽勋四清吏司:郎中,满洲九人、蒙古一人,汉五人。员外郎,宗室一人,满洲八人、蒙古一人、汉七人。主事,宗室一人、满洲四人、蒙古一人、汉七人。笔帖式,宗室一人、满洲五十有七人、蒙古四人、汉军十有二人……稽勋掌勋级、名籍、丧养,兼稽京朝官廪禄、汉司官员数,八旗世职继袭。”

稽勋清吏司简称稽勋司。该司官员人数,《清史稿》与《历代职官表》出入很大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尚厩局提点

    官名。金置,为尚厩局的主官。见“尚厩局”。

  • 同判大宗正事

    官名。北宋置,为大宗正司副长官,位在判大宗正事之下。后废。金为大宗正府次官,从二品,置一员。章宗泰和六年(1206),改为同判大睦亲事。官名。金置,为大宗正府副长官,从二品,位在“判大宗正事”下而在同

  • 中都官狱令

    官名。为中都官狱的长官。西汉武帝后置中都官狱二十六所,大所置令,小所置长,各掌本所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

  • 致果副尉

    官名。唐太宗贞观十一年(637)置为正七品下武散官。宋朝沿置,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罢。武散官名。唐宋置,唐制秩正七品下,宋制秩正七品。

  • 后稷

    又称“稷”。尧舜之时农官弃的官号。西周沿置为官职名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 “帝尧闻之,举弃为农师,天下得其利,有功”,“封弃于邰,号曰后稷。”官名,夏置,掌播百谷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弃作后稷,播

  • 守宫署令

    官名。即守宫令。

  • 国史院编修

    见“国史院”。

  • 修职佐郎

    散阶称号。明朝置,为文职从八品之升授,属四十二散阶之第三十七阶。清朝沿置,为文职从八品之封赠,属十八阶之第十六阶。官名。明代文阶官从八品升授修职佐郎。清代从八品授修职佐郎。见《明史·职官一·吏部》、《

  • 札拦额真

    即“甲喇额真”。

  • 委署主事

    官名。清朝职官之一种。即尚未实授之主事。设于礼部铸印局、钦奉上谕事件处、侍卫处及内务府各司处等机构,均有额定人数。一般以笔帖式委署,由各衙门长官派委。任满可升主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