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职事官

职事官

官职统称。隋、唐、宋指居曹而有执掌的官员。唐朝,三公及省、台、寺、监、卫府、东宫、王国、州县、镇戍等官为职事官。北宋前期,省、部、寺、监之官多为寄禄官,而以差遣为职事官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始复行唐制。


有实际职务的官员,与散官相对而言。参见“散官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安太仆

    官名,汉哀帝时置,掌帝太后中安宫车马,秩中二千石。参看“中安少府”条。

  • 指泊所

    海关海事部理船科与港务班的洋员。见“海事部”。

  • 衣冠丞

    官名。北齐置。见“衣冠署”。

  • 司仪官

    官名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(491)置。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。官名。北魏太和中仿汉代大鸿胪的治礼郎而设。北齐则于鸿胪寺置“司仪署令丞”,见该条。

  • 京卫指挥佥事

    武官名。明置, 见“京卫”。

  • 贵州道监察御史

    官名。明清都察院所属贵州道之主官。掌道事。明永乐十八年(1420)设三至五人,后增至七人。洪熙元年(1425)南京都察院亦设二人,皆正七品。清顺治元年(1644)沿设。乾隆十四年(1749)定制,设掌

  • 漕正

    官名。唐置,属舟楫署,掌运漕之事,开元中废,参见“舟楫署”。

  • 王府典宝正、典宝副

    官名。明代王府长史司所属有典宝所,置典宝正一人,秩正八品,掌王宝、符牌。其副职有典宝副一人,秩从八品,嘉靖四十四年(公元1616年)裁革。

  • 太庙丞

    官名。三国皆置,为太庙令副贰。南朝宋一员、南齐一员,梁置二庙丞、陈复为太庙丞。北齐置为太常寺太庙署次官。隋朝沿置,一员,正九品下。唐朝从八品下。武则天万岁登封元年(696)改名清庙台丞,中宗神龙元年(

  • 太子掌饮令

    官名。金朝置,属宫师府,掌承奉太子汤茶及酒果之事。秩正八品。官名。金置,属詹事院,秩正八品,承奉赐茶及酒果之事。有丞,正九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