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航政局

航政局

交通部直属机构。国民党政府交通部于航政司之外另置航政局,依照民国十九年(公元1930年)十二月十五日公布的《交通部航政局组织法》规定,处理航行海洋或航行二省以上船舶的航政事宜,但总吨数不及二百吨、容量不及二千担之船舶除外。局内分置两科:第一科,掌机要及考绩,收发文件及保管案卷,公布局令,典守印信,本局经费的预算、决算与出纳,编制统计报告,本局庶务及其他不属于第二科事项;第二科,掌船舶的检验及丈量,载线标识,船舶的登记及发给牌照,船员引水人的考核监督,造船,航路的疏濬、航路标识的监督、船舶出入查验证的核发事项。设局长一人,处理局务;每科科长各一人,分掌各科事务;技术员四至八人,办理技术事务;科员八至十二人,办理各科事务;因事务之必要并得酌用雇员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黄门郎

    官名,汉朝置,低于黄门郎一级的宦官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三》:“小黄门(郎),六百石,宦者,无员。掌侍左右,受尚书事,上在内宫,关通中外,及中宫已下众事。”

  • 奉使宣抚

    使职名。元朝廷派遣官员视察各地,了解民间疾苦和官吏贪廉,或奖励将帅,称奉使宣抚。非常制,系临时性设置。

  • 梯里己

    即“惕隐”。

  • 云垒长丞

    官名。西汉置云垒长及丞,属左冯翊,所掌无考。

  • 守新都相

    官名,即代理新都相。时王莽为新都侯,新都相,即王莽侯国之相。“守”,见“守”条2,即“守兼”之义。“始莽就国,南阳太守以莽贵重,选门下掾宛孔休守新都相。”见《汉书·王莽传》,参看“守”、“守兼”条。

  • 治礼郎

    官名。汉朝隶大鸿胪属官大行令,掌朝会时赞礼仪。东汉员四十七人。魏、晋沿置。东晋、南朝大鸿胪常省,其官亦省置无常。北魏仍置,为冗散之官,有俸无常职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六品下,二十三年改从九

  • 振武将军

    官名。西汉置,为杂号将军,统兵。新莽、东汉沿之,不常置,三国魏改为常设将军名号,两晋、南朝宋沿置,宋时与建武、奋武、扬武、广武将军合称五武将军。魏、晋、宋皆四品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定为四

  • 司则

    官名。唐朝太子内官,置二员,从六品,掌礼仪参见,领掌严、掌缝、掌藏。女官名。唐置。太子属官。掌礼仪参见,总领掌严、掌缝、掌藏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二·太子内官》。

  • 判大理寺事

    官名。北宋前期置,为大理寺长官,以朝官以上充任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复以大理卿为大理寺长官,遂罢。官名。宋初大理寺卿与少卿都是寄禄官,置判寺事一人、兼少卿一人为正副长官,建隆二年(公元

  • 长爵

    即高爵。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今西边北边之郡,虽有长爵不轻得复。”颜师古注引张晏曰:“长爵,高爵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