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虎贲中郎将

虎贲中郎将

官名。主宿卫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载,平帝元始元年(后1)更名期门为虎贲郎,置虎贲中郎将统领,秩比二千石。隶属光禄勋。然据《王莽传》,似为元始三年以后事。东汉因之。主虎贲禁兵。光武帝、明帝时常以侍中兼领之,其后多以贵戚充任,或领兵出征。明帝时曾命马廖赴西域击东师。下属有左、右仆射,左、右陛长各一人,秩比六百石。仆射主虎贲郎习射,陛长主虎贲值宿,朝会在殿中。三国魏、蜀、吴沿之,属光禄勋,统率宿卫兵。东晋哀帝兴宁二年(364) 罢,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 (420) 复置,属领军。齐、梁、陈及北魏、北齐沿置。西晋时领有营兵,东晋后无营兵。铜印墨绶,武冠绛朝服,与羽林监、冗从仆射合称“三将”。北齐时属左右卫府,员十五人。唐人所修史书中,因避讳改称“武贲中郎将”。魏、晋、宋为第五品。梁为五班。陈七品,秩六百石。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 (499) 定为第六品。北齐亦为第六品。


官名,汉置,为光禄勋属官,俸比二千石,掌虎贲宿卫,战时领兵征伐。属官有左右仆射各一人,左右陛长各一人,皆俸比六百石。仆射掌虎贲郎习射;陛长掌虎贲郎值班,朝会时在殿中。虎贲中郎,俸比六百石;虎贲侍郎,俸比四百石;虎贲郎中,俸比三百石;节从虎贲,俸比二百石。皆无固定人数,掌宿卫侍从(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)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“妖巫李广等群起据皖城,遣虎贲中郎将马援、骠骑将军段志讨之。”其后,三国魏、蜀、吴及魏晋南北朝皆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节亲主

    西夏职官称谓。加于宗室重臣职称前,以示显贵。

  • 安东中郎将

    官名。三国吴置。领兵征伐。孙桓自武卫都尉迁此。杂号将军名,三国吴置,掌征伐或镇守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桓传》:“孙桓……年二十五,拜安东中郎将,与陆逊共拒刘备。”

  • 铁路管理局

    交通部直属机构。清末置铁路总局,北洋政府时期各国有铁路管理局的组织一般比较复杂,而且各不相同。民国八年(公元1909年)十二月十六日北洋政府交通部呈准公布《京汉京绥铁路管理局编制专章》,京汉铁路管理局

  • 右军师

    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中曹操置。为丞相府重要僚属,员 一人,参议军国大事。三国吴亦置,地位较高,不属丞相府,多由左大司马兼任。官名,掌参议军国大事。三国魏置,为丞相府属吏,员一人。吴也置

  • 指典袍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指挥的属官,员额一人,官阶为职同军帅。参见“典袍”。

  • 王恭厂

    厂库名。明置于北京宣武门。设掌厂太监一员,贴厂、佥书无定员。辖匠头六十人,小匠若干名。初与盔甲厂职掌略同。万历三十三年(1605)后,专掌铳炮、火药营造。天启六年(1626)五月尽毁于大爆炸。遂于西直

  • 防御使司

    官署名。辽在一些州、府设,主持本州政事。高于刺史州,低于团练州。主要有广州、镇海府、冀州永安军、衍州安广军。安、宁江、儒、郢、郑、陇、曹等州也曾设置。太祖神册四年(919)修辽阳故城,改为东平郡,置防

  • 官爵品级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 “百姓内(纳)粟千石,拜爵一级。”秦制,以战争中斩敌之首加爵,斩敌一首加爵一级,斩敌十首,即为十级。

  • 典钟表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天朝典官,掌修理钟表。员额二十人,官阶为职同监军。

  • 协审官

    官名。见“审计官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