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京左藏库
官署名。北宋置于西京 (今河南洛阳),职掌与左藏库略同。
官署名。北宋置于西京 (今河南洛阳),职掌与左藏库略同。
官名。西汉置,《史记·仓公列传》记齐国有北宫司空,为主后宫罪人之宫。
官名。即“内园使”。
军中杂职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每监军四人,官阶为职同军帅,为监军处理文书事务。
奉宸苑所属机构。清置,掌供应宫廷食用之米,并征收三山(万寿山、玉泉山及香山)附近水田、旱地之赋,以为修缮苑囿之用。主官有值年员外郎一人,下设库掌一人,笔帖式三人。
即食邑、采地、封地、封邑。《汉书·地理志下·郑国》:“本周宣王弟友为周司徒,食采于宗周畿内,是为郑。”
即“推直官”。
官名。明清都察院所属山西道之主官。掌道事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设,三至五人,后增至八人。洪熙元年(1425),南京都察院亦设二人。皆秩正七品。清顺治元年 (1644) 沿设。乾隆十四年 (17
官署名。渤海国置,设常侍等官。
官名。汉朝少府属官,掌宫中杂事。隋朝内侍省置十二员,为宦官,炀帝大业三年(607)罢;五年长秋监又置。唐朝内侍省沿置,从八品下,掌诸亲命妇朝集班序。辽朝内侍省置。金朝为内侍寄禄官,正七品。官名,秦汉称
即“小司武大夫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