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西陲宣化使

西陲宣化使

官名。为国民党政府加给九世班禅的名义。自清乾隆以后,后藏军政大权一直由班禅执掌,归驻藏大臣直接领导,班禅所驻札什伦布寺和噶厦处于平行地位。辛亥革命后驻藏大臣被逐,噶厦即强迫札什伦布服从达赖的统治,并向班禅辖区派粮派款,征兵征税,而札什伦布则援旧例,不愿有任何负担,于是双方发生了尖锐冲突。班禅曾想请英人出面调解,未成。知达赖难以相容,遂于民国十二年(公元1923年)十一月十五日密率僧侣上差十五人乘黑夜出逃,潜往内地。班禅逃到内地并非甘心流浪,而是想借中央政府的力量仍回西藏,当时正值南北军阀混战,北洋政府无力解决西藏问题,班禅只得在内蒙古华北各地流浪。国民党政府在南京成立后,派遣代表入藏,达赖亦派代表在南京设立办事处。民国十八年(公元1929年)二月,班禅请求国民党政府批准,亦于南京设立办事处,正式和国民党政府建立了关系。但是国民党政府并没有批准班禅入藏的请求。民国二十一年(公元1932年)十二月任命班禅为“西陲宣化使”,班禅在南京举行了就职典礼,随后便派人携其致达赖的亲笔信赴藏向达赖交涉返藏问题。次年十月十三世达赖逝世,国民党政府派黄慕松致祭。黄慕松回京后,国民党政府积极进行准备武装护送班禅回藏事宜。民国二十三年(公元1934年)国民党政府派定护送班禅大师回藏专使,并于民国二十五年(公元1936年)九月二十一日颁布了《护送班禅回藏专使训令》,同年十二月十八日班禅抵青海玉树,噶厦又提出“要求轻骑回藏,不带汉方官员”。班禅行辕乃向国民党政府请示如何处理,国民党政府电复班禅行辕和护送专使行署,令其考虑暂缓入藏。班禅自回藏被阻后,即染重病,于次年十二月一日圆寂于青海玉树,是为九世班禅。班禅园寂后西陲宣化使公署裁撤,但仍保留班禅行辕及其驻京办事处,公费照发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光初主簿

    官名。隋朝诸州、郡、县属官。

  • 出家功德司

    官署名。西夏管理佛教事务的三功德司之 一。掌管度僧出家。与住家功德司共有六国师为正使,有言过处六、承旨六。

  • 太子右詹事

    参见“右詹事”。

  • 钩盾果丞

    官名。东汉钩盾令的佐官有果丞,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本注:“果丞主果园。”

  • 东园匠

    官名,汉置,属少府,掌制造陵墓中用物。其官有令丞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少府注说:主作陵内器物。

  • 黄沙御史

    “黄沙狱治书侍御史”简称。

  • 理藩院各司员外郎

    官名。清代理藩院旗籍、王会、典属、柔远、徕远、理刑六清吏司各以员外郎为佐官。参见旗籍等六清吏司条。

  • 钵阐布

    官名。即吐蕃官钵掣逋,掌国政最高长官。

  • 正留守

    官名。自隋唐始,皇帝出巡或亲征时指定亲王或大臣留守京城,得便宜行事,称京城留守; 其陪京和行都则常设留守,以地方行政长官和军事长官兼任。明朝以凤阳为中都,置中都留守司,设正留守一人,正二品,统凤阳、长

  • 寮人

    即“僚友”。《令簋铭》: “用飨王逆造,用既寮人。”参见“僚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