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贤良

贤良

选举科目。始于汉文帝前二年 (前178),虽非岁举,但两汉诸帝屡颁诏令诸侯王、公卿守相察举,常与方正、文学、能直言极谏者连称,也称贤良文学、贤良方正。三国亦置,非常制。西晋初有之,亦视为制科,因未规定年限、地域、名额,故除公卿外,州郡皆得选举。出身颇重,皆须策对。十六国时,后赵制群僚及州郡岁各举贤良一人,与秀才、至孝、廉清、直言、武勇并列为定科,须策对,皆拜郎。前秦、北燕亦有此制。南朝未见。北周有,然非常科,时颇重其选。


汉朝的察举科目之一,朝廷以这种科目来选拔人才。此科之设,始于汉文帝。《汉书·文帝纪》:“令至,其悉思朕之过失,及知见之所不及,匄以启告朕。及举贤良、方正能直言极谏者,以匡朕之不逮。”选拔出来的贤良、方正等,朝廷则拜官,有的任公卿大夫。《史记·平准书》:“当是之时,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,或至公卿大夫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遂法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遂士置,北周沿置 。秋官府刑部中大夫属官,正三命。下设遂法中士以佐其职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参见“遂士”。

  • 光烈将军

    官名。十六国后赵置。《魏书·临渭氏苻健传》:“石虎平秦陇,表石勒拜(苻洪)冠军将军、泾阳伯,又徙之枋头,迁光烈将军,进爵为侯。”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(525)复置,为十光将军之一,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

  • 监舶

    宋朝监市舶务简称。

  • 提举常平茶盐司

    官署名。宋中兴后,通置提举常平茶盐司,掌常平、义仓免役之政令等,凡官田产及坊场、河渡收入,按额拘纳;收籴储积,时其敛散以便民;根据产量高下,以平定其役。茶盐司本掌给卖钞引,通商阜财,时至所部巡察,禁止

  • 外丞

    宋朝外都水丞省称。

  • 算历科

    官署名。金朝属司天台,掌历算,设八人。参见“司天台”。

  • 昂邦

    满语。意为“大臣”。

  • 明毅将军

    参见“十明将军”。

  • 僧会

    官名。管理佛教事务之僧官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设于各县僧会司,县各一人,为僧会司长官。品秩未入流,设官不给禄,颁发度牒。掌领一县之僧人。清沿明制,例由礼部拣选通晓经义之僧人充补,移咨吏部注册。清朝

  • 三校尉

    参见“太子三校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