达剌干
官名。辽太宗会同元年(938),改称部达刺干为副使,县达剌干为马步,又译麻普。
官名。辽太宗会同元年(938),改称部达刺干为副使,县达剌干为马步,又译麻普。
官名。见“某部族详稳司”。
官名。辽朝北面官,总领围场事务。下置都管、使、副使等职。
乡里小官,汉置,掌劝民为善防奸等。《汉书·循吏传·黄霸》:“置父老、师帅、伍长,班行之于民间,劝以为善防奸之意,及务耕桑,节用殖财,种树畜养,去食谷马。”
外交官员。由一国派驻在有外交关系的另一国的次于大使的外交代表,其全称为特命全权大使,负责国际事务的交涉。民国政府外交部《驻外使领馆组织条例》规定,民国外交官分全权大使、全权公使、代办使事三级。外交官名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秋官府掌朝下大夫掌璧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统领旗鼓拽刺,掌旗鼓之事。设详稳等职。
西周时期对执政重臣的称谓。 《簋铭》:“命汝司成周里人,及者(诸)侯、大亚、讯讼罚。”
太平天国东王以下各王男系前辈之称谓。依太平天国前期定制,东王以下各王男系前辈称国伯,亦称国叔,官爵约于燕王、豫王、侯、丞相相等。按制,国伯衙可置协理一人,尉十人,伺四人,皆职同总制。
即“积庆宫”。
官名。宋朝都大提举茶事司长官。参见“都大提举榷茶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