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镇将

镇将

官名。北魏置,镇的长官。在不设州郡的地区,如西边、北边诸镇,兼统军民; 在设州郡的内地,主要掌军政,但兼任驻在州刺史时,亦兼理民政。北魏前期多以宗室或鲜卑勋贵为之,多兼刺史,并持节、都督邻近州镇,地位高于刺史,孝文帝改制后地位渐低。其下设副将、监军及长史、司马等僚佐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职员令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时皆未载其品阶。北齐三等镇将为四品。隋以后仅于边防处置镇,以其掌镇捍防守,总判镇事,地位较前大为下降。隋、唐镇皆分三等,隋上镇将从四品,中镇将从五品,下镇将正六品; 唐上镇将正六品下,中镇将正七品上,下镇将正七品下。


官名。北魏沿北边置六镇,其统辖军民者称镇将,次一级的称副镇将。唐代边防也置镇,分上中下三等。上镇,镇将一人,正六品下;镇副二人,正七品下;还有仓曹参军事等。中镇,镇将一人,正七品上;镇副一人,从七品上。下镇,镇将一人,正七品下;镇副一人,从七品下。镇将、镇副,掌捍防守御。见《历代职官简释·镇将》、《新唐书·百官四下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殿庭仪礼司左司副

    官名。明太祖洪武十三年(1380)改殿庭仪礼司副使为左、右司副,各一人,正八品,佐司正掌朝会典礼等事。三十年改殿庭仪礼司为鸿胪寺,左、右司副等官并罢。

  • 左辅

    ①官名。西汉孺子婴居摄元年(后6)始置,以为辅弼之臣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: “以太傅、左辅、骠骑将军安阳侯王舜为太师。”十六国西秦乞伏国仁建义元年(385)置,位在左右相之下。后燕慕容熙光始元年(401

  • 佐命臣

    即开国之君的辅弼大臣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齐王芳传》:“冬十一月,祫祭太祖庙,始祀前所论佐命臣二十一人。”

  • 直隶司

    即“直隶清吏司”。

  • 左少监

    官名。明初内府神宫监、尚宝监、内官监等以监为名的宦官衙门皆置,各一人,从四品。后渐革。

  • 科纳巴

    唐古特官。清设于后藏,属唐古特文官。员额不定,亦无一定职务。民国时期沿置。

  • 寓公

    古诸侯失国寄寓别国者泛称。《礼记·郊特性》: “诸侯不臣寓公,故古者寓公不继世。”后亦以称仕宦之寄寓它乡者。

  • 机务所

    清末巡警部内部机构。掌开用本部印信,收发文件,接洽电话,值日值宿,递送折件等事,以七品小京官轮流管理。

  • 撢人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夏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 掌政治宣传。《周礼·夏官》: “撢人,中士四人,史四人,徒八人”,“掌诵王志道国之政事,以巡天下之邦国而语之,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。”官名。周置,掌传王志及国事于

  • 王府参事

    官名。辽置于亲王内史府,掌参议府事,属南面王府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