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信寺卿
官名。元置,为长信寺的主官,见“长信寺”。
官名。元置,为长信寺的主官,见“长信寺”。
官名。魏、晋皆置,属太史令,掌候天文。后世称灵台郎。见《历代职官简释·望候郎》。官名。魏晋时置,属太史令,掌候天文,后世的灵台郎即为望候郎的改称。
官名。北齐置。见“京坊局”。
官名,汉置,属京兆尹,掌厨食事务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内史》:“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京兆尹,属官有长安市、厨两令丞。”
臣下向皇帝陈述意见的奏章。《汉书·贾谊传》“谊数上疏陈政事。”
军中杂职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每师帅二人,官阶为职同旅帅,为师帅处理文书事务。
官名。明洪武中(1368—1398)改秘书监丞而置。掌内府书籍,十三年革。
使职名。唐高宗上元二年(675)关内道覆囚,使邵师德等奉辞,往诸州县省察复核囚徒,至玄宗开元十年(722),宇文融除殿中侍御史,充覆囚使。
官名。东汉置,隶少府属官钩盾令,员一人,秩二百石。南园,地名,在雒水南。官名,东汉置,属钩盾令,俸二百石,掌南园离宫。南园在雒水南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三》。
蒙古语。汉译“大断事官”。蒙、元官称,札鲁忽赤之长。见“札鲁忽赤”。
泛指掌刑狱之官。《柴书·朱异传》: “上书言建康宜置狱司,比廷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