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陆军总司令部

陆军总司令部

陆军指挥机关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为国防部所属四大军种司令部之一,统管全国陆军。设总司令一人,上将级;副总司令二人,中将级;参谋长一人,中将或少将级;副参谋长一人,少将级;下设各室、署、处。总司令办公室,办理文书事务性业务。设主任一人,少将级;下设参谋、副官、秘书等员。各署为一般参谋业务机构:第一署,掌管陆军军官的人事;第二署,掌管情报业务,兼管战史有关业务;第三署,掌管有关作战指挥业务;第四署,掌管补给筹划及实施诸业务;第五署,掌管陆军各部队的组织、训练等业务;第六署,掌理有关陆军的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。各署设署长一人,中将或少将级;副署长一人,少将级。各署根据业务情况,设二至四处不等,处长为少将级;处下设科,科长为上校或中校;各科设参谋三至五人, 为上尉至中校级。下列各处为特别参谋业务机构:新闻处,掌管政治工作;财务处,掌理陆军的财务计划、管理,兼理陆军军事预算;监察处,掌理陆军的纪律与财务的监察; 军法处, 掌理陆军有关军法事宜;总务处,掌理全部事务及管理等业务。各处设处长一人,少将级;副处长一人, 上将级; 处下各设二至三科不等。科长为上校级或同等官,科员为上尉至中校级军官或其同等官。下列各处为专业性机构,其工作与联勤总部相连系。工兵处,掌理陆军中工兵营、连的编制、筹建、器材补充等事宜;通信处,掌理陆军中通信营、连、排的编制、筹建、器材补充等业务;军械处,掌理陆军部队械弹的筹划、调整、补充及各级修械厂、所的管理;经理处,掌理陆军部队粮秣、被服的筹划、补充等事宜;军医处,掌理陆军部队中有关卫生机构的编制、筹建,药品、器材的筹划补充以及对各卫生机构的督促、管理。各处设处长一人,少将级;副处长一人,少将或上校级。处下根据不同情况设三至四科,科长为上校或同等官;参谋或科员各三至五人不等,为上尉至中校级。各处分别辖有仓库、医院或工厂等。又有高参室及副官处、总务处。高参室掌理总司令临时交办业务,设主任,为中将或少将级;下设高级参谋若干人,为中将或少将级(高参室的人员均在编制之外);副官处主管司令部人事、收发及档案等业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制用局

    官署名。北洋政府于民国二年(公元1913年)改公债司设置,泉币司部分职掌并入,属财政部。其职掌为:一、整理币制,调查货币,货币计算;二、金属货币和生金银的输出输入;三、监督造币厂;四、监督银行,发行纸

  • 抚军大将军

    官名。三国魏文帝黄初(220—226)中置,以司马懿任之,文帝出征时,总留守事。二品,魏末司马师、司马炎相继任之,执掌朝政。晋沿置,二品,禄与特进同,置长史、司马、主簿等。如开府辟僚佐,则位从公,进为

  • 主管架阁库

    官名。南宋高宗绍兴十五年(1145)置,吏部、户部各一员,礼部、兵部共差一员,刑部、工部共差一员,全称为主管尚书某部架阁库,掌收藏尚书省帐籍文案。官名。宋置,掌储藏帐籍文案以备用,选有声望的人担任;吏

  • 典同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春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协调乐律。《周礼·春官》: “典同,中士二人,府一人,史一人,胥二人,徒二十人”,“掌六律六同之和。以辨天地四方阴阳之声,以为乐器”。“凡为乐器,以十有二律为之

  • 掌朝仪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朝上职官。永安建制始设,分左、右,正、副各一人,职同检点。主议礼乐。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属天王府,主管议定礼乐。设左掌朝仪、右掌朝仪,计二人。官阶为职同检点。

  • 中州

    州的等级之一。唐制为第六等,在辅、雄、望、紧、上之下,下州之上。宋制亦为第六等,在辅、雄、望、紧、上之下,中下州与下州之上。辽、金、元分州为上、中、下三等,世祖至元初年以六千户以上为中州,取江南以后,

  • 右都御史

    官名。参见“左都御史”。官名。明始置,与左都御史同为都察院的长官,秩正二品,清沿置,无固定员额,不预都察院事,仅作为总督的兼衔,在其辖境内于行政权之外可兼行监察权,以表明其地位之特殊。参见“都察院”。

  • 比曹

    官署名。《张纳碑》: 巴郡有比曹掾、史各一人。汉朝谓检阅户口、垦田为案比。比曹当即案验户籍之机关。

  • 备身主仗

    官名合称。唐朝左、右千牛卫始置,备身一百员,掌宿卫侍从; 主仗一百五十员,掌守供御兵仗。

  • 右校司马

    官名。春秋时吴国置。吴王夫差时吴国军队分中军、左校、右校。左、右两校各设司马。右校司马为右校长官,掌军政。《越绝书·外传·吴王占梦》:“王孙骆为左校司马,太宰噽为右校司马。王从骑三千,旌旗羽盖,自处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