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云都
唐末五代时藩镇设置的特种部队。唐昭宗景福元年(公元892年)淮南节度使杨行密从降兵中挑选特别勇健者五千人,组成一支冲锋陷阵的劲旅,因军士一律以黑衣蒙身,故称黑云都。至少分为左右两部,各以都指挥使统领之。这支军队至后唐庄宗时仍然存在,杨行密死后,其后代建立吴国,黑云都成了吴国的一支劲旅。
唐末五代时藩镇设置的特种部队。唐昭宗景福元年(公元892年)淮南节度使杨行密从降兵中挑选特别勇健者五千人,组成一支冲锋陷阵的劲旅,因军士一律以黑衣蒙身,故称黑云都。至少分为左右两部,各以都指挥使统领之。这支军队至后唐庄宗时仍然存在,杨行密死后,其后代建立吴国,黑云都成了吴国的一支劲旅。
官名。南朝梁置,为四绥将军之一,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班,拟四平将军; 大通三年(529) 定制后,仍拟四平将军。
官名。金司天台内部机构有三式科,司其事者员额四人。元司天监沿置,设管勾二人。
官名,汉置,为县佐吏,设在西南边县,掌与少数民族协盟事务,内地无。见《隶释·十五·蜀郡属国辛君造桥碑》。县分职吏名。汉代置于嘉县,见《隶释》一五《蜀郡属国辛君造桥碑》,职掌对“蛮夷”的交涉协盟之事。
州吏名。西汉时有诸部从事,秩百石,见应劭《汉官仪》。东汉改称部郡国从事史,司隶校尉与部刺史所属均有此职,每郡国一人,主督促一郡国文书, 察举非法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四》。
官名。金朝置,为司天散官。二十五阶之第十八阶,秩正八品上。官名,也是官阶名。金朝的司天翰林官,自从四品始,以下分为(二)十五阶。正八品上,称推策郎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
官名。清朝侍卫之一种。即掌翊卫近御,常值班于内廷及皇帝出巡时扈从值班之侍卫,次于御前侍卫。于侍卫内特简,无定员。归御前大臣统领。武官名。清置,见“御前侍卫”。
官名。隋朝太子内坊长官,置二员,从六品,隶典书坊。唐朝沿置,二员,正六品上,隶右春坊。玄宗开元二十七年(739)改隶内侍省,名太子内坊令,升从五品下。官名。隋始置,为太子内坊的主官。唐沿置,员额二人,
西汉初年诸侯王封国的边郡。《汉书·晁错传》:“请诸侯之罪过,削其支郡。”颜师古注:“支郡,在国之四边者”。汉朝的行政区划是州、郡、县、乡。西汉初年诸侯王的封地很大,有的封地千里,辖郡很多,其封国的边沿
官名。明朝尚宝司副长官。一人,从五品,佐司卿掌宝玺、符牌、印章之事。后多以恩荫寄禄,作为勋贵大臣子弟之荣誉职位,遂无定员。官名。明置,为尚宝司的副长官,秩从五品,员额一人。
官名。清末陆军部之职官。光绪三十二年 (1906) 设。正三品。主掌承政厅秘书、典章两科事项。宣统二年 (1910) 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