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城御史衙门
官署名。明清稽察京师地方的机构。明正统十三年(1448)置,分设中、东、西、南、北五巡城御史。掌提调锦衣卫、五城兵马司,维持地方治安。清顺治中沿置,中、东、西、南、北五城分置衙署,称“察院”,以各城兵马司隶之。每城设巡城御史满、汉各一人,由科道官中简派,任期一年。所属有经承二十人。掌督率所属,厘奸剔弊,整顿风俗,办理地方事务。
官署名。明清稽察京师地方的机构。明正统十三年(1448)置,分设中、东、西、南、北五巡城御史。掌提调锦衣卫、五城兵马司,维持地方治安。清顺治中沿置,中、东、西、南、北五城分置衙署,称“察院”,以各城兵马司隶之。每城设巡城御史满、汉各一人,由科道官中简派,任期一年。所属有经承二十人。掌督率所属,厘奸剔弊,整顿风俗,办理地方事务。
1764—1814清四川遂宁人,字仲冶,号船山。乾隆进士。历官吏部郎中、莱州府知府。以病免,遂侨寓苏州。工书擅画,尤长于诗。其诗强调性灵,时有“青莲再世”之称,生气涌出,沈郁空灵,能自成一家。书法险劲
392—440南朝宋南阳涅阳(今河南邓州东北)人,字弘仁,小字斑、班虎。博涉史传。初为刘裕太尉行参军。宋初,为彭城王刘义康长史,梁郡、历阳太守。用法刚严,奸吏犯赃百钱以上皆杀之。元嘉八年(431),因
战国楚邑。在今湖北武汉市江夏区西金口。《荀子·强国篇》:“今秦南乃有沙羡与俱,是乃江南也”,即此。西汉置县。
官名。辽代置。保大二年(1122),李处温立耶律淳为帝,以族弟李处能直枢密院,实掌枢密院之权。
明山西潞州(今长治)人。曾任沈府长史司吏,后弃职,与子陈绮起义于青羊山(今山西平顺境内),俘指挥秦训及知州王朝雍,据守青羊山达五年之久。嘉靖七年(1528)失败投降。
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。在山西五台县台怀镇。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,名大孚灵鹫寺。北魏孝文帝时扩建,改称花园寺,唐武则天时改称大华严寺。明洪武间重修,改今名。殿宇四百余间,80000平方米。中轴线上殿宇七座,
1874—1921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,原名沈云芝,字雪君,号雪宦。七岁学习刺绣,十四岁已小有声名。婚后,与其夫余觉在苏州创办同立绣校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4),为慈禧太后七十寿辰绣制“八仙庆寿”等八
见“刘交”。
古国名。或作录。夏封国,偃姓。春秋时为楚所灭。在今安徽六安市东北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:禹“封皋陶之后于英、六”。《春秋》文公五年(前622):“楚人灭六。”秦置县。
官名。东汉以博士聪明有威重者一人为祭酒。为博士之长。三国魏因之。吴称都讲祭酒。西晋咸宁中立国子学,置一员为长官,掌教授生徒儒学,主管国子学,参议礼制,隶太常。南朝宋国子学虽省置不常,而祭酒则常置。南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