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魏代(治今山西大同市东北)人。鲜卑族。继先世为贺兰部首领,道武帝拓跋珪舅。代王什翼犍死,诸部内乱,乃总摄东部为大人,拥珪登代王位于牛川(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境内锡拉木林河)。及珪即帝位,从征中原,拜安
战国时人。秦国大夫。主张“圣人不易民而教,知者不变法而治。”建议秦孝公因民而教,据旧法而治,与大夫杜挚一起反对商鞅变法。
见“左贵嫔”。
即“有庳”。
书名。清初马骕撰。十二卷,分一百零八篇,附录八卷。取《左传》史事,依纪事本末体编成,每篇均有论断。附录有杜预、孔颖达《左传序》及骕所作《左丘明小传》共一卷,辨例三卷,图表一卷,《览左随笔》、《名氏谱》
道家用语。袭,藏而不露,意谓内藏着的聪明。出于《老子》第二十七章:“是以圣人常善救人,故无弃人;常善救物,故无弃物,是谓袭明。”河上公注:“圣人善救人物谓袭明,大道也。”“袭明”帛书《老子》甲、乙本作
外国金融机构。1851年英商始设总行于印度孟买,后迁至英国伦敦。在广州设有分行,在上海设有代理处。清同治元年(1862)复在香港、汉口、福州开展业务。七年停闭。
织机名。指《列女传·鲁季敬姜传》中描述的织机。书中以织机各构件的功用,比喻国家官吏的职能和责任。曰:“鲁季敬姜者,……鲁大夫公穆伯之妻,文伯之母。……文伯相鲁,敬姜谓之曰:‘吾语汝,治国之要,尽在经矣
西汉鲁国(治今山东曲阜)人,家徙平陵(今陕西咸阳西北)。字游。少时任侠。年四十,学《易》、《论语》。元帝时,与少府五鹿充宗论《易》,折之,由是为博士。先后任杜陵令、槐里令。时中书令石显用事,百官畏之。
书名。十卷。清叶昌炽撰。作者生平留意石刻,广搜碑文拓片至八千余通,加以探讨,撰为是书,历叙中国古代石刻源流、书法演变、文字内容、摹拓技术及有关石刻掌故等,凡四百八十六条。卷一论历代碑刻风气演变及各时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