伯嚭
一作帛喜、白喜、太宰嚭。嚭或作噽。春秋时楚国人,伯氏,名嚭,字子余。楚国大夫伯州犁之孙。因州犁被杀,出奔吴。吴王阖闾曾使其率军伐楚,与伍子胥、孙武攻入楚都,以有功而任太宰,故又称太宰嚭。阖闾死,夫差即位。因善逢迎而深得夫差之宠信。鲁哀公元年(前494),吴于夫椒(今浙江绍兴北)败越后,勾践被困于会稽山(今浙江绍兴东南),派大夫文种向吴求和,因伍子胥谏阻未成。越又送美女八人贿赂之,他遂劝夫差与越媾和,后又屡进谗言,谮杀伍子胥。吴被越灭后,为勾践所杀。一说为越臣。
一作帛喜、白喜、太宰嚭。嚭或作噽。春秋时楚国人,伯氏,名嚭,字子余。楚国大夫伯州犁之孙。因州犁被杀,出奔吴。吴王阖闾曾使其率军伐楚,与伍子胥、孙武攻入楚都,以有功而任太宰,故又称太宰嚭。阖闾死,夫差即位。因善逢迎而深得夫差之宠信。鲁哀公元年(前494),吴于夫椒(今浙江绍兴北)败越后,勾践被困于会稽山(今浙江绍兴东南),派大夫文种向吴求和,因伍子胥谏阻未成。越又送美女八人贿赂之,他遂劝夫差与越媾和,后又屡进谗言,谮杀伍子胥。吴被越灭后,为勾践所杀。一说为越臣。
使职名。唐开元十一年(723)始置,以宇文融勾当租庸地税使,天宝二年(743)以陕郡太守韦坚兼知勾当租庸使,天宝六载(747)杨慎矜加诸郡租庸使,广德元年(763)考功郎中裴谞出为河东道租庸盐铁使,皆
书名。一名《考定竹书纪年》。清孙之騄撰。十三卷。之騄以沈约所注《竹书纪年》未为详备,乃摘诸书,再为之注。有些考订虽属精确,然因贪奇爱博,不能悉心考证真伪,以致所注颇多失实。
全称《僧肇四论》。佛教书名。东晋僧肇著。一卷。系南朝梁陈间人汇编而成。卷首载《宗本义》,概括全书大意,内辑录《物不迁论》、《不真空论》、《般若无知论》、《涅槃无名论》,并附有僧肇与刘遗民的问答书信及《
新莽末年活动于河北地区的一支农民起义军。同时在这一地区活动的尚有大肜、高湖、重连、五校等数十支农民起义军。他们或以山川土地为名,或以军营强盛为号,众上百万。铜马是其中最大的一支,首领为东山荒秃、上淮况
经学流派之一。三国魏王肃所传之学。代表人物还有西晋孔晁、孙毓等。为学兼采经今古文,遍注群经,综合各家经义。但反对郑学。或以今文说驳郑的古文说,或以古文说驳郑的今文说,且假托孔子之言以为反郑之理论根据。
又译蒲辇。女真氏族长谋克的副职,一谋克辖两蒲里衍,一蒲里衍管正军(即甲军)五十名。
1590—1644清满洲正蓝旗人,郭络罗氏。太祖甥。初为牛录额真,后娶太祖女,为额驸。天命十一年(1626)列八大臣,任固山额真。屡领兵攻明,有战功,授一等副将世职。崇德元年(1636)晋一等总兵官。
军种之一。金宣宗时,由回鹘、乃满(即乃蛮)、羌人、吐谷浑和中原地区曾被蒙古俘虏逃回的汉人组成,以善骑射为条件。人有两马或三马,粮饷高于其他军队三倍,作战时充先锋。
云南新石器文化遗址之一。1972—1973年进行过两次发掘,共发现长方形木结构房屋遗迹、成人的土坑墓葬及儿童的瓮棺墓。出土石器有石斧、双孔半月形石刀、砺石等;陶器以夹砂灰陶为主,用泥条盘筑法。器形多为
宰相、三公别称。《后汉书·谢弼传》:“夫台宰重器,国命所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