佃长
清代佃户首领之称。佃户较多的地区,多推举之。遇有佃户与田主争执时,佃长组织佃户共同与田主抗争,小则法讼,大则抗租。
清代佃户首领之称。佃户较多的地区,多推举之。遇有佃户与田主争执时,佃长组织佃户共同与田主抗争,小则法讼,大则抗租。
书名。明沈撰。作者自序称,尝撰《明事词类辑》,后见同郡朱国桢所撰大政、大事二纪,遂撰本书。全书分除官、武功、封贡、宫藩、贵幸、礼制、内阁事实等七略,附有补遗六篇。今仅存
官署名。(1)隋始设,为工部四司之一。初置侍郎、员外郎为长贰,大业三年(607)改置郎、承务郎。唐武德三年(620)沿置,设郎中、员外郎为长贰。掌全国屯田、京官职田、诸司公廨田等政,实则闲简无事。龙朔
南朝梁以㵲阳县改名。治今湖南洪江市西南黔城镇;一说治今芷江侗族自治县东北。梁属南阳郡或武陵郡,陈属沅陵郡,隋先后属辰州、沅陵郡;末年废。唐武德七年(624)复置,作龙标县,以龙标山为名。
又名天威路、仙人窿。岭南古代水利工程之一。即唐咸通年间开凿的海滨运河。在今广西防城港南部,横切江山半岛而过,是从广州缘海南至交趾的交通要道。
又名强川。即发源于今甘肃岷县东南的岷江。以在羌族地区得名。屈曲东南流至今舟曲县东与古桓水(今白龙江)合,又东南至文县东与古白水(今白水江)合,又东南至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注古西汉水(今嘉陵江)。故今白龙江
战国时人。传为神医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言其为名医扁鹊之师,曾传禁方与扁鹊。
清代满族妇女所穿的一种服装。旧俗,衣皆连裳,不分上下。入关后式样屡改,大致仍为立领,右开大襟,紧腰身,长至膝下,两侧开衩,有长、短袖之分。后也被汉族妇女普遍采用。
医官散官名。金置。从四品上。
西魏末改白石县置。治今甘肃成县。为广业郡治。隋属河池郡,唐属成州。乾元二年(759),诗人杜甫寓此,感伤安史离乱,作《同谷七歌》。宝应元年(762)地入吐蕃。咸通十三年(872)复置。后为成州治。蒙古
书名。一作《交广二州记》、《交广春秋》。晋王范撰。三国吴末年,王范曾为广州刺史徐旗属官;晋平吴后,为广州大中正。时司马彪号博学,尝著《九州春秋》,盛行于时,王范见其岭南部分简略,乃搜百粤典故为《交广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