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泽
春秋郑邑。战国时属韩,名修鱼。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南。《左传》成公十年(前581):晋会诸侯伐郑。郑“子然盟于修泽”,即此。
春秋郑邑。战国时属韩,名修鱼。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南。《左传》成公十年(前581):晋会诸侯伐郑。郑“子然盟于修泽”,即此。
?—59东汉初南阳新野(今属河南)人。光烈阴皇后之弟。嗣爵为宣恩侯,后改封新(信)阳侯。喜接交名士宾客,至纵客横行。明帝时任少府,位特进,恩宠优渥。永平二年(59),其子丰杀妻郦邑公主伏诛,当连坐,遂
?—208东汉末沛国相(今安徽濉溪西北)人,字元颖。建安初,说袁术部将戚寄、秦翊等率众降曹操,操辟为司徒掾属。后出为扬州刺史,在合肥筑城为州治。招流民,广屯田,兴学校,敦教化,治政清平,流民归者以万计
又称中东铁路公司。中外合资企业。清光绪二十二年(1896)八月,清政府与俄国华俄道胜银行订立合同,中国政府以银五百万两入股,委派该银行承办黑龙江、吉林接至俄国边境的铁路(即中东铁路)。特由该银行设立此
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南。《古本竹书纪年》:“齐师逐郑太子齿奔张城、南郑。”西汉称东张邑,属河东郡解县。
即甲兵或被挑选披索子甲的兵丁。清八旗制度规定,壮丁及龄(十六岁),由各佐领选充甲兵。应选者须通过马、步、箭射的考核。有马甲(骑兵)、步甲(步兵)等名目。
亦作板申、拜牲、白兴等。蒙古语“房舍”之意。源于汉语“百姓”或“升板筑垣”。明代后期,中原的汉人迁徙到俺答汗统治的土默特地区,修筑房舍,开垦荒地,建立村落。当地蒙古族把这些房舍、村落和汉族百姓称为板升
唐都长安兴庆宫内楼。始建于开元八年(720)。元和十四年(819)重修。楼名取勤于政事、励精图治之意。位于兴庆宫西南隅,南向,二层,东西宽26.5米,南北长19米,广五间,进深三间,面积500余平方米
三国时南郡(治今湖北荆州)人,字文平。延熙十六年(253),为蜀庲降都督,后为右大将军。时宦官黄皓用事,与之亲善,阴欲废大将军姜维而树宇。曾都督巴东,为领军,及魏伐蜀,乃受召而还。
1768—1817清江苏元和(今苏州)人,字尚之,号四香。幼聪明过人,得《算法统宗》,心通其义,遂为九章八线之学。又受经于钱大昕,学益深,详悉三统以至授时,甚受钱氏赞赏。与李潢有南李北李之称。钱大听主
?—1252元睿宗拖雷正妻。克烈部汪罕弟札阿绀孛之女。后世尊称别吉太后。生子蒙哥(元宪宗)、忽必烈(世祖)、旭烈兀、阿里不哥。拖雷死后,抚育诸子,统理部众。贵由(定宗)死,遣蒙哥结好于拔都,蒙哥遂得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