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脩
十六国时人。鲜卑族拓跋部。代公拓跋猗卢长子。性凶强。因猗卢宠少子比延,欲以为嗣,遂出镇新平城(今山西大同南),统领南部。后因不愿从父命而拜比延,遂与猗卢交战,并败杀之。后为拓跋普根攻灭。
十六国时人。鲜卑族拓跋部。代公拓跋猗卢长子。性凶强。因猗卢宠少子比延,欲以为嗣,遂出镇新平城(今山西大同南),统领南部。后因不愿从父命而拜比延,遂与猗卢交战,并败杀之。后为拓跋普根攻灭。
①官署名。始于五代,北宋沿置,治都城开封府事。以亲王充任牧、尹,但不常置,而设权知府事一人,以待制以上官充任,为实际长官。掌受理京城诉讼,小案可专决,大案则上奏。凡户口、赋役、道释占籍京邑者会其帐籍,
官署名。元至正二十六年(1366)置于孟津县(今河南孟州市南)。
陈、隋之际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,俗姓王。王羲之七世孙。与兄孝实俱舍宅入永欣寺为僧。工正草书,妙传家法。远采张芝之风,近得右军(王羲之)之髓。尝不下楼四十年,书《千字文》八百余本,分送江东诸寺。求书者如
年号。(1)东汉安帝年号(107—113)。凡七年。(2)南朝宋武帝年号(420—422)。凡三年。
①官员因功勋获一个以上爵位时,可申请将较低者转让给子弟。《周书·王勇传》:“时有别封者,例听回授次子。”②宋代官员转官的一项规定。官员磨勘后原应转官,碍于*止法,经奏请,准许授予弟侄、子孙,使之出官或
即“秦惠文王”。
?—309晋宗室。字元简。司马懿从孙。嗣封高密王。元康初,入选愍怀太子宾友,历散骑常侍、秘书监,迁安北将军,都督青州。光熙元年(306),刘伯根、王弥起兵东莱,不能拒,走保聊城。怀帝即位,迁使持节,都
宋代行阵术语。用以指左、右两翼骑兵。
清代地方胥吏勒索农民手段之一。江苏苏州、松江等所属地方,每遇蠲免、缓征,书吏等则向业户索钱,名为卖荒。纳钱者,虽丰收仍得缓征;不纳钱者,即荒欠亦不得蠲免。
亦称普法宗。中国佛教流派之一。隋信行所创。依据佛经,将佛教分为“正法”、“像法”、“末法”三个时期。与之相适应,又将佛教教义划为一乘、三乘与普法三阶,将众生之“根机”分为“纯正无邪”、“邪、正不正”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