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熙
十六国时汉国国君刘曜子。字义光。匈奴族。曜即位,立为太子。曜被后赵石勒所俘,与刘胤等率百官西奔上邦(今甘肃天水)。前赵光初十二年(329),后赵石虎攻陷上邦,与胤并将相诸王及卿校公侯三千余人,皆被杀,前赵亡。
十六国时汉国国君刘曜子。字义光。匈奴族。曜即位,立为太子。曜被后赵石勒所俘,与刘胤等率百官西奔上邦(今甘肃天水)。前赵光初十二年(329),后赵石虎攻陷上邦,与胤并将相诸王及卿校公侯三千余人,皆被杀,前赵亡。
232—274三国时魏国皇帝。公元240—254年在位。字兰卿。明帝养子。青龙三年(235)封齐王,景初三年(239)立为太子。旋即位,次年正月改元正始。由曹爽、司马懿辅政。爽用名士何晏等兴玄学清谈之
?—1192金章宗兄。妃田氏生。本名桓笃,又作欢睹。世宗大定二十二年(1182),封崇国公。章宗即位,封瀛王。
川、滇、黔边境古代少数民族。自称卧,汉族称喀,彝族称羿铺或撒铺,史书上写作羿子、子或舁子等。元《招捕总录》中有记载,明史籍中记载尤多。居今贵州毕节、四川古蔺及云南镇雄一带,以毕节市人数
满语官署名。布特哈,意为“渔猎”。即“打牲乌拉衙门”。
①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闻喜县南。《左传》成公十三年(前578):晋侯使吕相绝秦曰:“康犹不悛,入我河曲,伐我涑川,俘我王官”,即此。一说在今永济市虞乡南。《元和郡县志》河中府虞乡县:“王官故城,在县南二
892—947唐末五代陕州(治今河南三门峡市西)人,字航川。后梁时为军校。后唐时,石敬瑭收为客将。后晋时,累至侍卫亲军都指挥使。石敬瑭死,辅立末帝,任相职,反对对契丹称臣。天福八年(943),遣使告契
地区名。简称北户。泛指五岭以南中原王朝势力所及地区。北回归线以南,居民往往向北开门户,故名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二十六年(前221),秦地“南至北向户”;二十八年琅邪台刻石:“皇帝之土,西涉流沙,南
947—1000北宋大名(今河北大名东北)人。初名肩愈,字绍先,号东郊野夫;后更名开,字仲涂,号补亡先生。少好韩愈、柳宗元文,以复兴古道、述作经典自命。开宝进士。太宗攻太原,灭北汉时,曾随同督运八州军
战国时楚人所绘帛画。1949年湖南长沙东南郊陈家大山一座楚墓被盗掘时出土。此墓有木质棺椁,棺内随葬陶、漆、竹器等。帛画以平纹绢为底,长31厘米,宽22.5厘米。画右下部绘一妇人,面向左而立,两手相合前
西汉置。治今河南济源市东南。属河内郡。西晋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