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过
南宋吉州太和(今江西泰和)人,长于庐陵(今江西吉安),字改之,号龙洲道人。生平以功业自许,究心古今治乱之略。愤南宋偏安,曾数次上书,陈恢复方略。四次应举,不中,流落江湖,依人作客。曾为陆游、辛弃疾所赏识,亦与陈亮为友。工词,所作感慨时事,奔放淋漓。著作有《龙洲集》、《龙洲词》。
刘过
南宋吉州太和(今江西泰和)人,长于庐陵(今江西吉安),字改之,号龙洲道人。生平以功业自许,究心古今治乱之略。愤南宋偏安,曾数次上书,陈恢复方略。四次应举,不中,流落江湖,依人作客。曾为陆游、辛弃疾所赏识,亦与陈亮为友。工词,所作感慨时事,奔放淋漓。著作有《龙洲集》、《龙洲词》。
刘过
清代场灶生产之余盐。官方收买存库,遇正盐迟缺时,拨配盐商行销,卖出价银,除缴还帑本外,所获盈余,归入京羡上报。
唐代鸿胪卿别称。
?—311晋河东安邑(今山西夏县西北)人,字仲宝。卫恒子。袭祖瓘兰陵郡公爵,东海王越专权时,改封江夏郡公。怀帝即位,任散骑常侍。永嘉五年(311),刘聪遣石勒歼灭晋军于苦县宁平城(在今河南鹿邑西南),
?—1909清满洲正白旗人,郭博勒氏,字厚斋。同治三年(1864)起在甘肃、宁夏等处充马队帮带,后擢升头等侍卫,调神机营当差。十二年随将军长顺调赴乌里雅苏台,参与镇压西北回民起义。光绪六年(1880)
1229—1284南宋福宁州(今福建霞浦)人,字良臣。南宋末为福建制置使。至元十三年(1276)降元,任福建宣抚使。十九年,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,建议开新河以通漕运。二十一年,为国信使,出使日本,途中为
西汉东海郯(今山东郯城北)人,字赣君。少为廷尉书佐都船狱史,大将军王凤荐为长安令。成帝初,以明习文法诏补御史中丞,数言政事便宜,举奏部刺史、郡国二千石,贬退称宜。后历任临淮、陈留太守、左冯翊等职。鸿嘉
1610—1680明末清初浙江兰溪人,原名仙侣,字笠鸿,后字笠翁,一字谪凡,号天徒,别署笠道人、随庵主人等,人称李十郎。明庠生。顺治间流寓金陵,康熙中迁杭州。擅写小说,尤精谱曲。著述甚富,有《闲情偶寄
唐武德七年(624)置,以县界定廉水为名(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)。治今四川理县北。开元二十八年(740)为奉州治。乾元元年(758)为保州治。广德元年(763)没于吐蕃。贞元九年(793)韦皋破吐蕃定廉
?—18西汉末匈奴单于。名咸。呼韩邪单于稽侯㹪之子。原为左犁汗王。新莽始建国三年(10)王莽为分化匈奴,封其为孝单于,以对抗乌珠留单于。五年,乌珠留死,复为用事大臣右骨都侯须卜当拥立为单
即“始毕可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