刻纹白陶
商代的一种精美陶器。用高岭土经淘洗后做成器坯,刻划纹饰,放在窑内经1000℃以上高温烧制而成。陶质细腻坚硬,色泽洁白莹润。在二里头文化中即有发现,到商代晚期达到高峰。殷墟出土的刻纹白陶主要器形有鼎、簋、豆、爵、尊、觯、罍、卣等礼器,花纹主要为兽面纹、夔纹、云雷纹、人字纹等。这种白陶烧制火候高,纹饰富丽,在当时比青铜器还要珍贵,是王室和大贵族专用的奢侈品,数量很少,成为商代制陶业高度发展的标志。
商代的一种精美陶器。用高岭土经淘洗后做成器坯,刻划纹饰,放在窑内经1000℃以上高温烧制而成。陶质细腻坚硬,色泽洁白莹润。在二里头文化中即有发现,到商代晚期达到高峰。殷墟出土的刻纹白陶主要器形有鼎、簋、豆、爵、尊、觯、罍、卣等礼器,花纹主要为兽面纹、夔纹、云雷纹、人字纹等。这种白陶烧制火候高,纹饰富丽,在当时比青铜器还要珍贵,是王室和大贵族专用的奢侈品,数量很少,成为商代制陶业高度发展的标志。
书名。(1)东汉高诱撰。二十一卷。唐以后残缺不全,仅存十卷。(2)宋鲍彪撰。十卷。《战国策》旧有高诱注,至宋而残阙已甚。彪考《史记》诸书,重加注释,以纠高注之讹漏。稿凡四易,于绍兴十七年(1147)成
相传为夏桀时太史令。见桀迷惑、暴虐,遂出其图法(绘有先王政绩之图)泣谏,桀不听,乃投奔商汤(《吕氏春秋·先识》)。
1575—1641明浙江鄞县(今宁波)人,字嵇仲。万历进士。天启初任国子监祭酒。因为杨涟饯行,忤魏忠贤,革职。崇祯六年(1633)晋礼部尚书。八年忤首辅温体仁,削籍归。
古族名。西羌的一支。秦汉时分布于武都郡塞内外,又称武都羌。汉武帝开武都郡,迫使部落外迁。东汉时多次参加羌人起义,失败后部分迁至广汉郡及广汉属国,大部仍居故地。东汉末,有胜兵数千人。
官署名。南朝梁置南、北署,各有令、丞。北齐卫尉寺置,掌甲兵及吉凶仪仗,有令;又别有修故局丞,掌领匠修故甲等事。隋代沿置,有令二员、丞二员。唐代卫尉寺置,开元二十五年(737)东都亦置,掌藏兵械,各置令
女官名。职掌君王御服。战国时韩国置。唐至明亦置,为司衣之佐。参见“二十四典”。
①官制用语。以本官兼任、兼行或兼领其他官职。两汉多行其制。南北朝时凡祭祀、奉使等临时委官代行某职,皆曰兼某职,或于正式任命某职以前,先授予兼某职之名义,意即试某职。唐代,职事官皆带散位,其低一阶者称兼
书名。清末冤海述闻客撰。一卷。中日甲午战争中济远舰管带方伯谦以临阵脱逃罪被杀,作者编纂此书为其鸣冤。凡《牙山战事纪实》、《大东沟战事纪实》、《方管带驻韩日记并条陈防倭事宜》三篇,并附海战图十二幅。于方
周朝建立者。周文王之子。姬姓,名发。用太公望、周公旦、毕公高、召公奭等人辅政。时商纣暴虐,拒比干、微子、商容、祖伊等人劝谏。武王九年(一作十一年)率师东征,至盟津(今河南孟津东),有八百诸侯相会。以时
明顺德邢台(今属河北)人。万历进士。天启中任礼科给事中,附魏忠贤,为之逐政敌扶克俭等。与李蕃、李鲁生朋比营私,时有“官要起,问三李”之谣。崇祯时定“逆案”,判徒三年,赎为民。